比美国阿波罗计划,多打一发火箭,中国登月方案,保守是正确选择

历史 07-18 阅读:208 评论:1

如果您喜欢本篇文章,劳驾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以增加您的阅读体验,同时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前言

自从中国官方正式公布了载人登月的计划以及进度表以后,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登月方案就成了媒体讨论的焦点。在上周,这一备受瞩目的方案终于有了进展。

一、中国的登月方案

最近在武汉举办的第9届中国(国际)商业航天高峰论坛上,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负责人公布了初步的登月方案。根据消息我国的载人登月飞船和着陆器将由两枚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带入月球轨道,并在太空中完成对接。

对于外界看来,中国的登月方案采取了两发火箭共同升空的方式,与美国阿波罗计划的单枚火箭方式不同。这主要是由于火箭的运载能力的限制。

根据相关资料,长征十号的起飞载重为两千一百吨,地月转移轨道载荷为二十七吨。而当年把阿波罗送上月球的土星5号的起飞载重为三千一百吨。

火箭运载能力的差距并不能掩盖中国的进步。长征十号在过去的多次任务中已经展示了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支柱。

即使与土星5相比,它的运载能力有所欠缺,但其成功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使得中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采用两发火箭的策略,让登月计划更为稳妥。

对此网上有评论说是中国的火箭技术落后才选择了这个策略,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在美国进行的登月计划中,采用的也是和中国一样的载人飞船和着陆器分开发射的方式。

中美计划的相似之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尔忒弥斯”计划将使用NASA开发的太空发射系统(简称SLS)火箭和载人宇宙飞船“猛犸”(Orion)。

太空发射系统(SLS)是美国现代最强大的火箭,它被设计成有能力将载人飞船和大量货物送入深空。

SLS火箭有多种不同的配置版本,以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该火箭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核心舱段(由四个RS-25发动机驱动)、固体火箭助推器、上层舱段以及载荷舱。

但即使是这样,美国也没有选择像几十年前一样把载人飞船和着陆器一起发射升空。

根据报道,NASA计划使用SLS火箭将载人的“猛犸”飞船送入月球轨道。在此期间,月球着陆器将由商业伙伴单独发射,并预先送至月球轨道。

一旦“猛犸”飞船到达月球轨道,它将会与这个已经处于等待状态的月球着陆器进行交会和对接。然后,宇航员将会转移到月球着陆器中,并执行月球着陆任务。

也可以这么说,当时的阿波罗计划由土星5把飞船和着陆器一起发射升空是冒着极大风险的,一旦失误将是另一个“挑战者号”。而现在的技术可以允许进行更保险更从容的发射计划,让载人飞船和着陆器都能以最好的状态来迎接登月的挑战。

举个例子说,如果一个工厂要搬机器,只有一辆三吨的货车的话就要丢掉一些零件才能保证运输的安全,而由两辆两吨的货车来承担运输任务的话,把该带的零件都带上,则能保证能发挥这些机器最大的作用。

中国航天的未来

我国正在研发中的长征九号,将是最新一代的运载火箭。无论是起飞重量还是地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都超过了土星5号火箭。在某些技术指标上连马斯克的“星舰”都相形见绌。但是要让一款如此庞大和复杂的火箭成为现实并不易,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技术攻关和验证。

预计长征九号将在2033年之前进行验证飞行,从时间上的考虑我们选择了使用性能相对较低但更成熟的长征十号火箭来执行我们的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因为这样更快、风险也更小。

我国的深空探索计划并不会止步于月球,我们的目标更为遥远。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我们需要更强大的运载火箭,更先进的探测设备,以及更精准的技术。

对太空的探索就是14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升级版,我国错过了上一次的历史浪潮,但是这一次却走在了前面。

总结:

面对登月的科技挑战,我们选择了保守而稳健的策略,这反映出我们对航天事业的深思熟虑和对每个环节的严谨把握。

这种策略不仅提升了项目的成功率,降低了风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国的深空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3-07-19 19:21:31

    “长征十号在过去的多次任务中已经展示了出色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中国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支柱。”长征十号执行过任务了?还没出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