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预言:中国军事实力追赶美国需20年,如今进展如何?
2024年珠海航展上,外国军人驻足中国战机展台,眼神中充满了惊叹。
这不禁让人想起1980年刘华清将军在美国航母上踮脚远望的情景,角色互换,耐人寻味。
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改变着世界格局。
时间回溯到2015年,张召忠教授在央视节目中抛出“就算美国躺着不动20年,中国也追不上”的观点,引发了广泛争议。
有人质疑,有人力挺,更多的是好奇:中美军事实力差距究竟有多大?
当时的中国军费开支仅为美国的四分之一,海军方面,美国拥有11艘航母,而中国只有一艘辽宁舰,且尚未形成完整战斗力。
水下力量对比更为悬殊,美国的核潜艇无论数量还是静音性能都远超中国。
核威慑力量方面,美国的核弹头数量更是中国的十倍以上,且拥有成熟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
基于这些悬殊的差距,张召忠的“20年追赶论”并非毫无根据,而是对当时中美两国实力对比的客观判断。
如今,近十年过去,中国军工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珠海航展上,歼-20、歼-35A、翼龙无人机等一系列先进装备的亮相,彰显了中国军事科技的飞速进步。
歼-20作为第五代战机,已实现大规模列装;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也比肩美国福特级航母。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军事实力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中国GDP总量达到126.05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一个缩影,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比亚迪等车企在全球市场竞争力强劲。
即便面对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中国芯片产业也在逆境中崛起。
中芯国际在芯片制造工艺上不断突破,华为海思在芯片设计方面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
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间取得的进步令人瞩叹,与美国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这离不开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也彰显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挑战依然存在。
在高端芯片、航空发动机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美国仍然保持领先地位。
在国际金融体系、全球治理规则制定等方面,美国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2025年,中国军费约为2314亿美元,仍不足美国军费的四分之一。
航母数量上,中国现有3艘,而美国则有11艘,且全部为核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近年来在军事发展上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颈。
巨额军费投入乌克兰战争导致资源分散,军事技术发展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停滞。
例如,F-35战机仍是美空军主力机型,技术更新迭代速度放缓。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军事力量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如果美国持续目前的困境,中国有望在2035年前进一步缩小与美国的军事差距。
张召忠的“20年论”,本质上并非“忽悠”,而是提醒国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对自身发展充满信心,也要对差距有清晰的认知。
中国军事实力的发展,不是为了挑战任何国家,而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让任何国家都不敢轻易挑衅。
十年转瞬即逝,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有目共睹。
下一个十年,中国又将走到哪一步?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