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家说这3句话,就是想拿捏你,分享聪明女人都懂的反操控术

情感 05-04 阅读:186 评论:1

刚结婚时,很多儿媳都抱着"将心比心"的态度对待婆家,希望能好好相处的。

结果却发现,有些话听着像关心,实则是试探,有些事看似为你好,背后都是算计。

特别是有些还打着“为你好”的名义,站在道德制高点,堵的你无话可说。

今天我们就来拆解婆家最常用的"拿捏话术",帮你守住边界,不做软柿子!

1、"我们那会儿都是这么过来的"

(真实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你的感受不重要,服从就对了。)

当你说带孩子太累想请月嫂时,当你说不想和公婆同住时,这句话就会准时出现。

它的杀伤力在于,用"传统"否定你的个人需求,让你产生"是不是我太矫情"的自我怀疑。

比如,有位宝妈说,自己产后抑郁向婆婆倾诉,换来的是一句"我们那代人生完孩子就下地干活,现在年轻人就是娇气"。

后来她乳腺炎发烧39度,婆婆还说"忍忍就过去了",最终导致化脓手术。

《情感勒索》书中有句话,很好的契合这件事:

"当对方用'大家都这样'来施压时,本质上是在剥夺你说不的权利。"

那该怎么办呢?

①微笑回应:"时代不同了,现在科学都讲究产后修复呢"

②转移矛盾:"医生特别强调要我好好休息,要不您问问医生?"

还有就是把照顾孩子的任务分给他们,自己狠下心来,谁照顾孩子多谁累,累的不行了,自然就答应请月嫂了。

2、"都是一家人,算这么清楚干嘛"

潜台词:我的钱是我的钱,你的钱就是我们的钱。

这句话通常出现在这3种场景:

你给自己父母买礼物时

你想和老公经济AA时

婆家需要你们"支援"时

心理学上这叫"界限模糊化",通过混淆家庭边界,让你无法合理维护自身利益。

而让你需要他们的帮助时,他们就开始谈义务了,比如:公婆没有义务帮子女带孩子我们也有自己的生活。

比如,你说想借小叔子的婚房住几天,保证马上能听到"亲兄弟明算账"。

那该怎么办呢?

①提前立规矩:"亲人间更要明算账,这样才没矛盾"

②学会打太极:"最近我们也在还房贷,要不先问问其他亲戚?"

更简单的方法就是,当他们以都是一家人,提出一个很过分的要求后,你也以一家人为借口,提出一个他们无法满足的需求。

有时候,以毒攻毒才最有效。

3、"我儿子以前可勤快了"

潜台词:他现在变懒都是你的错

这句话的升级版还有:"我儿子和你在一起后都瘦了""他以前衣服都是我手洗的"。

本质是通过贬低你来巩固母亲的控制权,是典型的"母子共生"心理作祟。

电视剧《双面胶》里婆婆对着媳妇咆哮:"我养了二十八年的儿子,凭什么听你的?"

说好听点,这个妈妈爱儿子,说难听点,这就是典型的"育儿嫉妒",无法接受儿子把第一亲密关系转移给妻子。

那该怎么办呢?

①把球踢给老公:"妈说你以前可勤快了,现在怎么不表现了?"

②反向共情:"您说得对,我这就教他帮您做家务"

4、建立"软边界"的3个心法

①把问题还给制造者

当婆婆说"赶紧生二胎",就笑着问老公:"你妈催生了,你怎么看?"

或者对婆婆说:“XX家生孩子,公婆给了50万,你们能给多少?钱到位立马生!”

②学会"阳奉阴违"

嘴上说"妈您说得对",行动按自己节奏来。就像《知否》明兰说的:"表面功夫要做足。"

③培养丈夫的"护城河"意识

健康的夫妻关系是"我们vs问题",而不是"你vs我家人"。很多事情,别自己去,让老公去解决。

当老公觉得麻烦的时候,自然会去解决制造麻烦的人。

记住《狼图腾》中的智慧:

"在草原上,最可怕的不是豺狼虎豹,而是认不清谁是敌人的羊。"

女人在婚姻里既要保持善良,更要练就火眼金睛。那些试图拿捏你的人,最怕你读懂这些话里的刀光剑影。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青柠的异想记

从心理学的角度,理性解决亲密关系、家庭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