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拒绝停火协议,美国当不了救世主,注定被中东战争拖下地狱
在18号的时候,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特拉维夫,他这次来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推动“加沙停火谈判”。
美国媒体报道这事的时候,用的标题都是:布林肯再度前往中东,这将是中东和平的最后希望。颇有一种,把美国塑造成中东“救世主”的感觉。
然而这些布林肯之行与之前没有任何区别,注定是失败的。在布林肯来之前,哈马斯方面就声明称:由于内塔尼亚胡阻碍加沙停火和囚犯交换协议,所以他们将不参加这些停火谈判。会还没开,一方主要代表就撂挑子了,那么这个会除了走个形式,还能怎么样?
而在布林肯主持完会议后,哈马斯又第一时间发声:拒绝由美国提出的加沙地带最新停火与人质释放协议提案,这是一点念想都不给美国政府了。
现在看看中东什么形势,以色列这边今天炸这里,明天炸那里,明显也不想好好听,伊朗则不断威胁,要报复以色列,中东大战可能下一秒就开打。这对美国来说就很难熬了。中东对于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叫“战略大动脉”。
美国要制衡亚欧大陆,就不可能放弃中东,这个因素,比犹太财团控制美国政府,更能触及根本。
美国的中东战略,源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苏联手肢解了英法在中东的霸权,然后美苏之间就开始了争斗。当时苏联极力拉拢阿拉伯国家,于是美国就扶持以色列制衡阿拉伯,同时借机去给阿拉伯国家提供军事保护,以此控制住中东这个地缘与能源要地。
时至今日,尽管苏联已成历史尘埃,但美国在中东的布局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因新兴大国的崛起而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美国深知,中东不仅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更是其能源安全、经济利益乃至地缘政治影响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尽管面临重重困难,美国仍不得不继续在这片动荡的土地上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
然而,哈马斯拒绝停火协议的行为,无疑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了沉重打击。这不仅暴露了美国在中东地区影响力的局限性,也反映出其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复杂冲突时的无力感。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到访,本意是展现美国作为“和平使者”的角色,但现实却是,各方势力在中东的博弈远非一纸停火协议所能平息。其本质,就是美国实力的下降。
更为严峻的是,随着伊朗等国的不断介入,中东地区的紧张局势正逐步升级。伊朗作为地区大国,其军事力量和地缘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伊朗对以色列的威胁,不仅是对以色列国家安全的直接挑战,更是对美国在中东地区主导地位的潜在威胁。美国若不能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其全球战略将受到严重冲击。
至于以色列,它现在与美国的角色,已经完全转换。当年美国希望利用以色列这个点,来制衡整个中东。现在以色列则希望借拖美国下场,来争夺更多的利益,而一旦无法协调其中的关系,美国就注定会被中东战争拖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