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成王朱奇浈:一个人的复杂一生

历史 04-01 阅读:22 评论:0

明朝庆成王这一支系,在明朝宗室,是属于人员比较多的支系。

第一任庆成王,朱济炫,这位王爷肆意妄为,终年46岁。他的儿子朱美埥,这位王爷也不是一般的人物,作为王室人员,他发挥了王室人员最大的优势,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困难的时候,找谁?朱美埥当然找皇帝,皇帝就是他最大的靠山。他一次次上奏,朱祁镇对于他的请求,也是看情况,有时候同意,有时候拒绝,有时候同意他的部分请求。

我读《明英宗实录》的时候,看到朱美埥的这些事,真是忍不住想象,朱美埥究竟过得是什么样的人生?在他的心里,天塌下来有皇帝顶着。可惜我回不到明朝,如果能穿越,我真想记录朱美埥的人生。

朱美埥死后,明朝第三任庆成王朱钟镒,这位王爷也不简单,终年63岁,多子多女。弘治五年,杨澄等人怀疑他的94个子女里,有非亲生之人,还上奏请求朝廷予以核实,最后证明,这些孩子,都是他亲生的。后来因为他,明朝还定了个制度,“郡王自正妃外,妾媵不得过四人,各将军不得过三人,中尉不得过二人。”

弘治九年,朱钟镒死,下一任庆成王,是谁呢?

提起这个人,时间还得往回追溯。

朱奇浈,庆成王朱钟镒的长子,那时候庆成王朱钟镒还活着,由朱奇浈代理主持庆成王府各项事务。朱奇浈犯下了很大的过错。他与太原右卫指挥佥事李学等人关系非常亲近,李学等人盗取军粮及银绢等物。

后来这事被刘珏、金荣、陈贤、沈清知道了,他们想揭发李学等人。百户黄玺唆使李学逮捕了刘珏等人,并且他们还诬陷刘钰等人盗墓,将刘钰等人杖打。

刘珏等人不堪忍受,后来越狱逃跑了。陈贤及朱进被抓后,后来被杀害。

这事还没完,李学以沈清与陈贤是共谋,诬陷沈清盗祖庙祭器。

沈清见势不妙,赶紧逃跑,但是他的妻齐氏和佣人郝朗妻傅氏被抓,受到了酷刑,傅氏被折磨而死。

后来沈清与其子去京城告状,李学又唆使庆成王诬奏。沈清从京师回来后,他与他的儿子都被杀了。

金荣越狱出来,与其弟金通上奏李学等人诬杀人命,并且上奏庆成王府中存在婚配失伦等事。这事都到了这种地步了,李学仍然胆大包天,他逮捕金通,把金通也杀了。

事情闹得这么大,多人冤死,死者的家人当然不甘心,他们纷纷诉于官,最后这事被上奏到明孝宗朱祐樘的案头上。

明孝宗朱祐樘的处理是,朱奇浈导致无辜七人而死,他被革去冠带,令他戴头巾读书,也不允许他再主持庆成王府里事宜。而庆成王因为婚配失序,被严厉斥责。

李学等十一人被依法处决。

还有其他涉及这个案件里的人,也受到了惩罚。

这个案件其实对庆成王府影响比较大,毕竟朱奇浈是以后可以继承庆成王之位的人,竟然如此胡作非为。

后来,庆成王还上奏给他的儿子朱奇浈求情,说朱奇浈在被革除冠带之后,已经意识到他的错误,已经悔悟,请求皇帝可以恢复他的冠带,让朱奇浈主持王府事宜。

但是朱祐樘没有同意,朱祐樘认为,朱奇浈杖死无辜之人,多人因他而死,之前的处置已经是从轻发落了。

你看朱奇浈做了这样的坏事,他还能继承庆成王之位吗?

在朱钟镒死后,陈氏多次上奏,请求皇帝允许让朱奇浈袭封爵位。

弘治十一年,朱奇浈成为了新任庆成王。

很多人对明朝王室人员没有好印象,实际翻阅史书,仔细看看,明朝王室子弟里,争气的人也确实不太多。

加上《明实录》对于王室的子弟作恶,其实记载也是比较保守。但就是这样的冰山一角的记载,这群人的日常生活 ,已经可见一二了。

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庆成王朱奇浈又有了新的想法。

他上奏说,原本朝廷赐予庆成王府的侍卫官军,改为太原右卫管辖,由此导致了庆成王府人手不足。

庆成王朱奇浈希望可以让这些人回到王府,然后让这些人轮番前往大同操备。

对于朱奇浈的这个奏折,兵部有不同看法。兵部认为,正因为庆成王管辖不力,纵容侍卫官军参与违法活动,“杀人无算”,最终十多人被依法惩处,庆成王本人也被议罪。先帝(明孝宗朱祐樘)听从了兵部的建议,“止留正军百人,改校尉畀之,余皆改隶正,所以保全之也”。所以兵部认为,朱奇浈的奏折,不能答应。

而这时候的皇帝,正德皇帝,也就是明武宗朱厚照,他同意了庆成王朱奇浈的奏折,让那些人都回到了王府,恢复了原有差役。

这份奏折里,提到了明孝宗朱祐樘曾经的处理意见,也提到了明武宗朱厚照的处理,相比明孝宗,明武宗在处理时,对于王室的管辖,更为宽松,这也和明武宗本人在处理朝政时的风格有关。

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荒唐事情,史书多有记载,这里就不列举了。所以他对于王室的宗族子弟,管辖也比较宽松,在处理庆成王府的这件事情上,他直接推翻了明孝宗曾经的决议。

正德三年,朱奇浈又上奏了,这次上奏的内容,也挺罕见。

因为庆成王府的支系众多,各将军所生的子女,是否有虚报年龄这种事情,庆成王府很难调查,请朝廷派人调查核实此事。

经过礼部的商议,后来最终朱厚照的处理意见是此事事关重大,既然庆成王已经上奏,那么就应该派人严加核实此事,如果确实有虚报年龄的事情,要上奏朝廷予以处罚,以后王府申报子女的年龄,必须要严加核实再上报。并且把这个规定通报了各王府。

看朱奇浈的一生故事,感觉挺复杂。史料记载了多人曾经因为朱奇浈而死,也记载了庆成王府中的人,多项违法之事,也有其他的关于朱奇浈的记载。

明孝宗朱祐樘时期,“赐晋府庆成王奇浈书院额曰尚贤,并赐五经大全等书,从其请也。”

明世宗朱厚熜时期,“赐庆成王奇浈御制文集、历代臣鉴各一部,从其请也。”

还是明世宗朱厚熜时期,“山西巡抚都御史江潮举庆成王奇浈孝行,诏赐玺书、银币旌之。”朱奇浈竟然因为孝行受到了嘉奖。

“以肃王贡𫓽……庆成王奇浈,各年逾七十,命赐玺书及给羊酒币帛,令各府进表官顺赍存问。”这条史料里,除了庆成王朱奇浈,还有别的王爷,因为年龄超过了70岁,受到了赏赐。

这些史料记载里的庆成王,又是和之前记载他恶行的史料完全不同。

朱奇浈曾经因为作恶,继承庆成王之位都很困难,还是陈氏的多次奏请,才让他得以继承庆成王之位,到了后来,他居然因为孝行,因为年龄大,受到了赏赐。人生的很多事情,真是令人难以想象。

我没有从《明实录》里找到庆成王朱奇浈死于哪年的记载。王世贞的《弇山堂别集》的记载,“子端顺王奇浈嗣,薨,寿八十。”

史料参考:

《明史·诸王一》

《明英宗实录》

《明孝宗实录》

《明世宗实录》

《弇山堂别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