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三哥有经验:印度飞行员坠机后,为什么全都躺在地上不起来?
文/编辑 玉箫苒得笔记
网友辣评:印度是全球唯一有资格说哪家飞机抗摔的国家。
三哥就是三哥,不过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开始玩儿航母了,都学着点吧。
不过真是摔出经验了,就说三哥干掉的飞机,估计没有一个地球人是不服的。
真是熟练的让人心疼.......
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印度的一幕。
对于习惯了严肃紧张空难救援场景的我们来说,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疑惑:这些印度飞行员是受了重伤无法动弹,还是吓傻了?
其实都不是,他们正在执行一套科学而标准的坠机后生存程序,这套程序被证明挽救了无数飞行员的生命。
坠机事件
2023年1月,印度空军的一架米格-21战斗机在训练飞行时发生事故,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
事后,有媒体拍到的画面引发了不少网友的热议:飞行员弹射出来后,竟然直接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即使有人接近也不起来。
新华社等媒体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报道,并引述了印度空军的官方说明。
那么,为什么飞行员在弹射逃生后要保持躺卧姿势呢?这背后有着严谨的医学和安全考量。
据《人民空军报》和《解放军报》等军事专业媒体报道,飞行员在高速弹射过程中,会经历超过10-15G的加速度冲击,相当于体重瞬间增加10-15倍。
这种巨大的冲击力会对人体脊柱、颈椎等部位造成极大压力,容易导致骨折或其他内伤。
中国航空医学研究所的专家解释,在飞行员成功弹射逃生后,第一反应往往是想站起来逃离现场,但这恰恰是错误的做法。
因为:即使表面看起来毫发无损,飞行员体内可能已经有了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此时站起来或走动可能会加重伤势,甚至导致瘫痪。
平躺姿势可以让脊柱得到最好的支撑,减轻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弹射过程中的巨大冲击和高空缺氧可能导致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平躺可以帮助保持血液回流,防止晕厥。
平躺不动也便于救援人员更好地评估伤情,避免因不当移动造成二次伤害。
印度空军前飞行医学专家库马尔上校在接受《印度斯坦时报》采访时表示:
不是印度特色
根据《航空知识》杂志的报道,美国、俄罗斯、中国等主要军事大国的空军都有类似的训练和程序要求。
中国空军的飞行员同样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退役空军飞行员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
据《航空医学与工程》期刊报道,上世纪70年代,全球发生过多起飞行员成功弹射后,因为立即起身行走而导致脊柱骨折碎片刺伤脊髓,最终造成终身瘫痪的悲剧。
一个典型案例发生在1978年,一名美国海军飞行员在战机失事后成功弹射,看似毫发无损,坚持自己走向救援直升机。
结果他在上直升机时突然瘫痪,后来被诊断为颈椎骨折,碎片因走动而刺入脊髓,导致终身残疾。
正是这些惨痛的教训,促使各国空军制定了严格的弹射后躺卧程序。
印度空军由于历史上使用弹射座椅的战机比例较高,对这一程序执行得尤为严格。
躺下容易站起来难:印度飞行员的特殊训练
印度空军训练中心的一项特殊训练是:让飞行员在模拟弹射后,即使听到爆炸声、闻到烟味,也必须保持躺卧姿势不动。
据《印度国防新闻》报道,这支小组的成员会使用特制的脊柱固定板,以最小化移动方式将飞行员转移到医疗设施。
他们的操作程序非常严格,即使飞行员主动要求站起来,救援人员也会坚持按照程序进行固定和转移。
一位曾在该小组服役的军医描述道:
科技在进步
随着弹射座椅技术的进步,现代弹射系统已经比早期安全得多。
据《航空科技》杂志报道,最新的K36D、ACES II等弹射座椅已经将飞行员在弹射过程中受伤的概率大大降低。
然而,即使是最先进的弹射技术,也无法完全消除对人体的冲击。
印度空军虽然装备相对落后,但在飞行安全程序方面却非常严格。
印度国防部发言人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结语
这并非什么奇怪的行为,而是一种经过科学论证、经验总结的专业做法,是对生命负责的表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专业领域知识。
比如地震时不要盲目往外跑,车祸后不要随意移动伤者等等。
这些看似违反常识的做法,背后都有严谨的科学依据。
这种专业精神,值得每一个行业的人学习。
毕竟,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按照专业的方法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