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一男子靠养牛发家致富,年收入高达一千多万
2020年,安徽一男子辞职在家养牛,仅仅只用了四年时间,他就从一个一窍不通的养牛小白,成长为当地有名的养牛高手,而且他还凭借着两个妙招做到低买高卖,在买牛卖牛上从不吃亏,到了2020年通过养牛,他一年就能赚到一千多万元,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张石,安徽泗县人,2014年大学毕业后,他成功应聘到上海一家金融公司从事投资销售工作,由于踏实能干,只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就从一名普通员工做到了大区经理,年薪涨到了80万元。
然而在2016年的时候,他无意间关注到了养牛行业的数据,他发现肉牛的市场行情呈现上升趋势,当时他就认为养殖肉牛十分有前景。
于是,在认真研究了一番之后,他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家乡开始了自己的养牛事业,然而他才刚开始养牛,就闹出了一个大笑话。
2016年10月,张石在老家承包了50多亩荒地,建造了牛场,他花了40多万元购买了50多头西门塔尔杂交牛,然而这些牛一天要吃多少草料?他心里也没底。
几天之后,他才发现一头成年牛一天要吃掉45斤左右的草料,而自己储备的草料根本不够用。
可当时已经过了麦草的收割季节,他只能临时高价收购麦草,这一下子直接让他亏损了几万元。
后来,在专家的建议下,张石给肉牛更换了青贮饲料,青贮饲料不光可以满足肉牛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而且更有利于肉牛肠胃的吸收,牛也能长得更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张石的精心呵护下,牛也到了该处栏的时候,可当他满心欢喜的跑到市场上卖牛时,却直接傻眼了。
原来,经销商收牛一般都喜欢收重量在1400斤左右、出肉率高的肉牛,而他每头牛的重量在1200斤左右,并且他养的牛全部都是牛的肚子很大,身上的肉却很少的那种,这种牛经销商并不愿意购买,那么他养的牛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之后,他询问养牛的行家才得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自己买来的小牛质量太差,无论自己如何喂养,牛的出肉率都会很低。
经过了这件事之后,张石也意识到了自己在养牛方面的不足之处,从那以后张石开始向全国各地的养牛高手请教养牛的方法,只要听说哪里肉牛养得好,不管多远他都会去学习。
一年多的时间,张石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学到了很多养牛的经验,与此同时他还自创了一套选牛的技巧,每次买牛的时候,他都能低价买到品质好的小牛。
他认为只有腰身好、屁股方正、腿棒粗的牛,才能够长成大个头的肉牛。
不仅如此,每次买牛的时候,他都会严格测算时机,每年中秋节前后,市场上买牛的人相对较少,小牛的价格都会稍微低一点,而这时正是买牛的最好时机。
每次买完小牛之后,一般的养殖户会直接装车拉回养殖基地,可张石却并不着急,他会把买来的小牛寄养在当地养殖户的家中,专门从安徽老家运来青贮饲料,让牛先慢慢适应一段时间,之后这些小牛才会被运回去,通过这种方式大大降低了牛的应激反应,小牛在运输途中的死亡率也会减少。
在小牛被拉回基地之前,他根据自己学到的养牛技术,又重新建造了新的牛棚,牛棚的活动空间足足增加到了四倍,新牛棚的高度也从原来的5米提高到12米。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牛的活动空间变大,空气变得更加流通,从而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牛的长势自然也就更好了。
通过一系列养殖妙招,张石成功解决了肉牛的养殖问题,之后他又迅速扩大了养殖规模,到了2018年底,张石的肉牛存栏量达到了600多头。
其实,张石不光在养牛方面得心应手,在卖牛方面更是新招频出,那么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每隔一段时间,张石都会挑一些牛进行称重,根据牛的体重来考虑牛什么时候出栏,肉牛价格每天都在变化,为了抓住低买高卖的时机,张石会实时分析肉牛的价格波动数据,然后寻找最佳的出栏时间。
有时为了调整出栏时间,他会把不同牛圈的牛赶到一起,让他们打一架,虽然两头牛打架会影响牛3到5天的生长,但张石却认为有舍才有得,这样做能够调动起牛的活力,牛肉也会更加可口。
之前,张石在全国各地学习技术的时候,结识了很多肉牛经销商,最开始张石就是通过那些认识的经销商去卖牛,由于他的肉牛品质很好,他的口碑也就打开了。
随着找他买牛的人越来越多,之后他通过将肉牛的信息发在朋友圈的方式,让许多经销商在朋友圈里竞价购买肉牛,别人的肉牛一斤只能卖到17.5元,而他的肉牛则能卖到19元一斤。
之后,他还在一些知名电商品牌销售牛肉,并且专门设计了一种精品牛肉,消费者可以定制牛肉的尺寸,通过这种方式让他很快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每月的线上销售额能达到40万元。
通过一系列养牛妙招,他的养牛事业搞得是风生水起,到了2020年他的养殖场肉牛存栏量达到了2000多头,凭借着这些牛,他一年就能赚到1000多万元。
那么。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