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军在抗美援朝中立下大功,百万大裁军时却遭裁撤,这是为何?
【前言:】
中国近代史上,有很多不顾一切保卫国家的勇士,也出现了不少厉害的军队。其中,第50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打得特别好,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人称为“地表最强防御部队”。但奇怪的是,到了1985年大规模裁军那会儿,第50军被裁掉了,番号也给取消了,慢慢就被人遗忘了。这到底是为啥呢?
【从滇西部队到解放军】
其实吧,第50军并非共产党亲手拉起的队伍,它最早是滇西那边的部队,原先挂着国民革命军第60军的牌子。那它后来咋就成了解放军的一部分呢?说起来都是蒋介石在背后搞的鬼,结果60军看清了真相,一咬牙起义投奔了共产党。
60军是“云南王”龙云在云南的得力军事力量。龙云特别看重这支队伍的军纪和作战能力,下了不少功夫去锻炼。60军里头的领导,很多都是从讲武堂毕业的,军事素养非常高。所以,60军就成了蒋介石想要吞并云南时的一个大难题。
1945年的时候,日本说他们要投降了,啥条件也不讲。这时蒋介石脑筋一转,琢磨出个法子,想把云南这块地方抓到自己手里。他找上龙云,靠着那张能说会道的嘴,说服龙云让60军跑到越南去,参加接收日本投降的仪式。其实啊,他这是玩的一出“调虎离山”,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悄悄削弱龙云的实力。
龙云一时被胜利冲得找不着北,压根儿没瞧出蒋介石背后的算计,糊里糊涂地把60军给打发到了越南。就在这节骨眼儿上,蒋介石瞅准云南防守空虚,立马动手了。杜聿明和邱清泉一合计,国民党的中央军就像闪电一样,迅速把昆明滇军的武器给下了。
这时候60军没法及时赶回来,龙云没办法,只能被逼着飞去重庆,然后被蒋介石给看管起来了。龙云一被看管,60军的军长卢汉就急匆匆地接手了“云南王”的位子,生怕被蒋介石给占了便宜。但蒋介石很快就下了道命令,把卢汉的军权给夺了,让他去当云南省政府的主席。
卢汉为了让大家心里踏实,决定让曾泽生当第60军的头儿。在快要回云南的时候,他一遍遍跟曾泽生说:“滇军的未来啊,就指望你们了。我这次回去坐那个主席的位置,能不能坐稳,也得看你们的表现。蒋介石那家伙老想拆滇军的台,你们可得保护好咱们自己的力量,别让他得逞。”
从这话里头就能明白,60军对云南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卢汉的计谋对蒋介石来说没啥用处,因为蒋介石又想了个新招,打算继续削弱60军的势力。他的办法是,先给60军来点甜头,让他们放松警惕,接着再一步步地拆散他们。
1946年的时候,蒋介石把60军调到了东北,还给他们起了个新名字,叫“国军”。表面上看,好像是很看重60军,想让他们去跟解放军较量,削弱解放军的力量。但实际上,他另有打算,就是想借解放军的手,来削减滇军的势力。
那时候,东北的民主联军动手打了驻扎在鞍山和海城的60军里头的184师551团。没过几天,551团在鞍山那边就被彻底打垮了,而在海城的552团呢,也被民主联军给团团围住,动弹不得。
552团一看民主联军快要攻上来了,急得赶紧向杜聿明求救。可没想到,蒋介石却让准备增援的新1军先歇上三天,之后才让他们出动。结果呢,552团就因为蒋介石的这一拖再拖,很快就被打垮了。60军也因为蒋介石的这番操作,实力直接掉了大半。
这次经历让曾连生彻底明白了蒋介石的真面目,他突然想通了,觉得国民党要是还这样下去,迟早得完蛋,到时候60军也肯定保不住。所以曾泽生决定把队伍撤到吉林市,好留住自己的实力。
就在那个时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从延安那些地方,调派了十多个来自云南的党员去东北地区。他们被分到吉林的北部和南部,开始进行劝说投降的工作。曾连生被他们的行动给说服了。所以,在长春解放的关键时刻,曾连生带着他的部队站出来宣布要起义,并且接受了共产党的改编,最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的一员。
部队发生反叛后,解放军重新调整了这支队伍,既保留了他们出色的战斗能力,又改掉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支来自云南的军队面貌大变,很快就被派到了解放战争的前线,参与了鄂西和四川的解放任务。
50军被编入四野部队后,一直没啥亮眼表现,挺低调的。就这么默默无闻地待着,直到朝鲜战争打响,他们被派到了战场上,这才让人看到了他们真正的实力。
1951年那会儿,志愿军的先锋队伍打下了汉城,好几回都把敌人给打退了。可就在这时,彭德怀大将军下了命令,让部队在三七线那儿别再往前追了,这意思就是,抗美援朝的第三次大战算是打完了。
这时候,朝鲜方面和部分志愿军领导琢磨着要再接再厉,继续打下去,但彭德怀头脑特别清醒,硬是不答应再往前冲。这并不是说彭德怀怵了美国佬,实在是因为志愿军连着打了三仗,累得够呛,再加上现在战线拉得太长,后勤跟不上,部队得歇歇脚,整整装备。
另一边,联合国军那边乱成了一锅粥,有人嚷嚷着要赶紧撤走。但美国将领李奇微却跟彭德怀一样沉得住气。他琢磨着志愿军之前的打法,发现了一个窍门:志愿军每次都会提前备好一周的口粮,然后猛攻一个星期。等到了第八天,他们就不追了,得停下来补给粮食和弹药。
李奇微瞅准了这个机会,带着他的部队向志愿军发起了反击。美军这一手,真是让人始料未及,志愿军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打了第四次战役。这次跟前三回可不一样,完全是被动应战。为了扭转战局,志愿军想了个招儿,叫“西守东诱”。就是让西线的部队死死顶住美军的攻势,东线那边则故意放南朝鲜军队进来,然后再调集重兵,一举歼灭他们。
哪只队伍能挡住美军的进攻?彭德怀不顾大家的意见,选了50军。结果证明,彭德怀这回选对了。50军虽然之前没啥大功劳,但他们的防守能力那是一等一的好,说是顶尖水平也不为过。
50军接到任务后,汉江那边就开打了。跟他们交手的是敌军里最强的美1军,这敌人可真是难缠,但50军一点没怂,硬生生挡住了敌人的猛攻。
战斗打得最火爆那会儿,每天都会有三四个连队在阵地上拼光,尽管如此,军长曾泽生还是硬着头皮挺着,他给部队下了死命令,就是不能退一步。这五十天的阻击战,50军损失特别大,人数锐减到只剩一万多人,但他们还是咬牙完成了任务,真的是太难了。
这么说吧,50军在朝鲜战场上那可是立了大功的,按常理讲,在后来那百万大裁军的时候,它应该不至于被裁掉。但实际情况却是,50军不光被裁了,连番号都给取消了,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从光荣到耻辱】
很久很久以前,越南这块地方其实是中国的一个小部分,就像是个郡或者县。不过呢,事情在五代十国那段混乱时期有了变化。到了那会儿快结束的时候,越南的丁朝跟中国的南汉闹掰了,自己单干了。从那以后,越南就算是被中国正式认可的一个独立小伙伴了,虽然还挂着藩属国的名头。
近现代时候,中国和越南都挺惨的,都被那些强大的外国势力给分割了。为了拯救各自的家园,找到对的出路,越南的共产党人就跑到中国来,跟我们一起打仗。这样一来,中国和越南之间就建立了很深的交情。再到后来越南打那场大战时,中国也是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咱俩国家一起跟美国对着干。
越南战争打完后,咱们中国伸手帮了越南一把,在经济建设上给了他们不少支持。那时候,咱们中共的领导人和越南的领导人们关系铁得很。可惜啊,好景不长,胡志明老爷子一走,越南那边的黎笋集团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开始跟咱们中国过不去。他们在中越边境上捣乱,一点点侵占咱们的土地,欺负咱们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实在是没法忍了,只能站出来跟他们干,这就有了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次打仗,完全是越南那边先动的手,中国人民解放军没办法只能出手反击。战斗打响后,解放军分头从云南和广西两个方向发起攻击,整个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来推进。
起初,中央给出了要对越南采取行动的信号;接着,中国军队把目标锁定在了越南的军事重镇凉山市,决心拿下;最后,战斗结束后,中国军队采取了轮换掩护、一边清理战场一边撤退的策略,安全撤离。
三个时期足以说明,中国压根儿没想过要去打别人,动手自卫也只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
这次战斗,一共有9个军队参加,就是11军、13军、14军、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和55军这些。说起来,50军现在跟以前的滇军可不一样了,就148师还留着点滇军的老传统。这次啊,148师接到命令去广西那边,归55军管。他们在越南的板烂和谅山外面,拖住了越军的主力,还堵死了谅山那边越军想逃跑的路。
50军里头有个特别能打的队伍,那就是149师。这支队伍啊,可是经历过解放西藏、中印边境上的大战这些大事儿的,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厉害。说到对越自卫反击战,149师是冲着云南那边去的,归13军管。他们真的是勇猛无比,特别是那个447团,在黄连山新寨北山垭口那一仗,虽然牺牲了548名战士,但还是靠着惊人的毅力把敌人给打趴下了,这事儿在军事上可是个少有的大奇迹。
这次打仗,50军里面还包括了150师。因为这个师是在战斗打响前匆忙扩大的主力师,招了很多新兵进来,不少领导也是临时调配的,有的战士之间连面都没见过,指挥起来特别费劲。所以,150师就被安排成了后备力量,在后方等着命令。
对越自卫反击战只打了短短一个月,咱们军队就攻占了谅山,完成了“教训”他们的任务,接着就开始准备撤军了。可就在这撤军的要紧关头,150师那边却出了岔子,这事儿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里最丢人的一页。
150师一开始作为后备力量,其实也没啥不妥。但等那些出国打仗的部队一个个回来,边境的老百姓都兴高采烈地迎接英雄们胜利归来。可咱们150师,作为守卫边境的英雄部队,却没能跨过国境线为国家争脸面,这让大伙儿心里挺不是滋味。所以他们多次向上级请求,说啥也得让部队有机会出国作战。
领导层见战争快要结束了,没啥大仗要打了,就点头答应让150师出国去帮友军撤退,并且指派50军的几位头头组成一个指挥小组,带着150师出发。
说实话,让150师出征这个决定也挺合理的,毕竟没打过仗的部队确实得去战场上练练手,特别是战争都快收尾了,风险也没那么大。但上头可能是把150师的能耐给想高了,那时候他们师里的老兵都被调走了,剩下的全是一群娃娃兵,啥经验都没有,一个个还都急着想上战场表现呢。
在越南高平市往南大概40多公里,靠近班英的地方,150师的448团意外撞上了从河内急匆匆赶过来的越南精英部队。两边立马就交上了火。448团对这儿的地形一点都不熟悉,而且这也是他们头一回打仗,所以没一会儿就撑不住了。越南军队那边呢,情况正好相反,他们地形熟,打起仗来也老练。战斗一直打到第二天下午,越南军队把448团的前进指挥部和二营的后路都给堵死了。
在这个紧要时刻,448团赶紧向师部请求,打算边战斗边撤退。师部一听,立马点头答应,还调派了其他部队去帮二营一把。可150师的指挥小组安排得不太妥当,只派了1连和8连抄小路去救人。没想到,这两连在半道上也撞上了越军,被困得死死的,脱身不得了。
最终,因为迟迟等不来支援,又没法跟师部取得联系,448团心里头满是害怕,决定各自突围。可这一决定,直接把448团逼上了绝路。本来这支部队打仗的经验就不多,再一分散,很快就被越军一个个包围了。结果,五百多号人就这么走散了,二百多人还被俘虏了。最让人瞧不上的是,8连的领头冯增敏、李和平,带着手下人一块儿投降了。
就因为这件事,50军从抗美援朝的荣耀历史中被抹去,被人扣上了向敌军投降的帽子。
【从辉煌到消亡】
许世友一听448团被打散,好几百号人没了踪影,脸一下子就拉长了。为了不让咱自己的人心散了,我们这边压着没往外说,可越南那边倒好,把这事儿给炒得沸沸扬扬,闹得动静可不小。
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完后,两边都交了战俘的名单。我们这边被俘的有238人,里头448团的人就占了绝大多数,差不多200多号人。虽说这场仗把越军给打老实了,咱们国家的地界也守住了,但448团吃了败仗这是明摆着的事儿,每个人都得好好琢磨琢磨。
俘虏交换手续办妥后,那238位回国的战士先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和治疗,接着就被安排到了南京市。在那里,他们得接受组织的教育和审核。为了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每个人都把自己被俘和拘留时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这场审核工作,足足进行了大半年才告一段落。
在238名战士里头,大多数人都一直待在老部队,直到服完兵役。但也有一小撮人,因为变了心,被判了刑。说起来,448团8连的两位领导,冯增敏和李和平,他们被判的刑期可不短,都是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如今回想起那件事,448团的落败真叫人心酸。那时候参战的士兵,大都是些十几岁的孩子,一点实战经验都没有,一碰到越军就完全乱了阵脚,最后被人家给包围了。当然,越军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但话说回来,就算是被围了,只要指挥组能快点派人去救,448团说不定还能有一线生机。可结果呢,指挥组只派了两个连去营救,这简直就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情况,中央对军部里负责的相关干部采取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在150师的指挥团队里,有一位副军长被免去了职务,还有一位副政委受到了党内的警告处分,另外一位副军长则是既被撤职又降了级别。
到了1985年,因为国际上的情况变了,中国碰上的军事压力小了不少。为了跟上这新的国际步子,咱们国家动手裁了好几百万的军队。中央一拍板,原来全国有的11个军区,得合并成7个大军区。这么一来,不少以前立下大功的部队,也得面临解散重组的事儿。
以前啊,在中国西南那边,有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两个。因为要裁军嘛,这两个军区里头就只能留一个了。刚开始的时候,昆明军区那可是占了上风,为啥呢?因为它正忙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任务呢,所以留下来的机会看着挺大。
不过,中央经过仔细考量,觉得把军区放在成都更有利于管理整个西南地区。因此,决定把昆明军区和成都军区合并起来,成立了一个新的军区,还是叫成都军区。
说起来50军的历史,它在抗美援朝那会儿可是出了大风头,表现相当好。但后来呢,部队不断改编、扩大,原先滇军的那些特点就慢慢看不出来了。更别提对越自卫反击战那会儿,448团的事儿让50军整体都丢了脸。结果呢,军区重组的时候,50军就被取消了,并进了13集团军里头。
对于中央的那个安排,50军的战士们全都毫无抱怨,心里头特别明白中央的考虑和打算。
所以说,那个过去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号称地表最强防御的部队,是不是已经不复存在了呢?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在的西藏军区山地步兵第53旅,才是50军真正的传承者。
1969年的时候,西藏那边有个大动作,陆军第52师和第50军的149师来了个防务大对调,不光换了防区,连番号都互换了。这么一搞,原来的第52师就整个变成了新的西藏52师。
一到西藏,50军的那支队伍就凭着一股子惊人的能吃能干的劲儿,立马受到了西藏老百姓的热烈欢迎。西藏那地方条件真的太艰苦了,运东西进来超级难,就连能不能吃上饭都成了个大难题。刚开始在西藏那会儿,52师的战士们只能满山遍野地挖野菜充饥,听说有个团一年到头得吃掉二十万斤的野菜呢。
在生存的重压下,52师硬是扛了下来。他们和其他队伍没啥两样,都靠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劲儿,在西藏扎了根。他们不光把公路修得平平整整,电站也建了起来,房子盖得结结实实,就连平时吃的蔬菜,也都是自己种的。
大裁军那段时间,52师被重新组合成了山地步兵第52旅。这支队伍换了个新面貌继续在军队里,他们凭着像铁一样坚硬的决心,守护着咱们中国西南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