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宣义:岳飞29世孙,提前3年退役,从正军级少将转到司法部任职

历史 04-17 阅读:1 评论:0

时间回到30多年前的1993年8月17日,济南军区54集团军127师380团通讯连中士徐洪刚从家乡返回部队途中,在四川境内的公家车上,与抢劫侮辱妇女的4名歹徒展开殊死搏斗,在身负14刀,肠子流出体外50多厘米的情况下仍跳车追赶歹徒,直至昏倒在地。

事后,徐洪刚被济南军区授予“见义勇为英雄战士”称号,其英雄事迹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而直接组织徐洪刚英雄事迹的发掘和宣传工作的负责人便是时任济南军区5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岳宣义,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还未到龄却退出现役,由军转政,成为司法部副部级高干。

1943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的岳宣义,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的第29世孙。由于学习出众,在岳宣义19岁从南江中学高中毕业时,就被保送到北京的中国人民大学深造。

作为当时南江县为数不多的学习尖子,能被保送到北京上大学实属不易。本以为岳宣义会学成归乡,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谁知就在他上大学的当年,由于台海局势骤然紧张,岳宣义就响应“上学服从参军”的号召,果断弃笔从戎,来到了家乡所在的成都军区,在54军135师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至此,岳宣义正式走上从军报国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岳宣义所在的54军可是我军陆军大名鼎鼎的部队,号称“铁军”,跟“万岁军”的38军、“常胜军”的39军并列为我国三大王牌部队。

整个军旅生涯的大部分时间,岳宣义都是在同一个军、同一个师度过的,从未跨军、跨师调任过,只是54军所属的大军区多次发生变化、所在的135师的番号也经历改称。

岳宣义刚从军的1962年,54军属于成都军区建制,该军在那一年还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到了1968年11月,由于南方边境局势紧张,54军南下云南驻防,转隶昆明军区;不料,54军刚换防大西南仅1年,在1969年12月,因中苏边境又不安宁,急调54军北上河南驻防,又随之转隶武汉军区;到了1985年6月百万大裁军,武汉军区撤番,原下辖的湖北省防区转入广州军区,河南省防区转入济南军区,就这样身在河南的54军就此成为济南军区建制部队。

所以岳宣义在54(集团)军服役期间,随着部队隶属关系的改变,前前后后经历了4个大军区。

岳宣义所在的135师也是一样,属于全国战备值班师。当54军从昆明军区换防到武汉军区时,部队番号整编,所下辖的135师改番号为162师,原辖各团改称为484团、485团、486团、炮兵团。

到了部队3年时间,岳宣义完成了战士、班长、文书三个角色的转变,终于获得提干,担任54军135师403团2营营部书记,成为正排级军官。然后,又升任135师政治部秘书科秘书、54军政治部组织处干事。

当135师改番号为162师以后,岳宣义就在485团政治处、162师政治部、54集团军政治部当主任。

也就是在485团期间,岳宣义担任162师485团政治处主任、485团副政委时,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隶属于武汉军区的54军也参加作战,和41军、42军等兄弟部队一起纳入许世友上将领导的东线集团,从广西方向出击越南。

当时的162师在李九龙师长的领导下,从水口出境作战,还攻占了越南高平省广渊,岳宣义参加了对越战斗。

1993年,在担任54集团军政治部主任2年后,岳宣义获授副军级少将军衔。

通常情况下,在集团军政治部任职的将领,往往都会在副政委、政委的岗位上晋升,可岳宣义却不同,1995年6月卸任政治部主任后,既没有转任副政委,也没有晋升集团军政委,反而是彻底离开了陆军集团军这种一线作战部队。

这个时候的岳宣义去哪了呢?

其实,岳宣义已从一线作战部队转到二线守备部队,接替转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的王英洲政委,担任河南省军区新一任政工主官。

岳宣义将军的这位搭档可不简单,王英洲将军是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首授将官中唯一一位独臂将军,早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就已经是54军副军长了,比当时的岳宣义还高三级。

没想到日后两人竟然成为了河南省军区的搭档。

只是岳宣义在河南省军区主政的时间并不长,还不满一年,就调任管辖河南省军区的济南军区任职了,继续奋斗在政治部,担任正军级的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多数大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如果没有晋升到副大军区级,一般都会在正军级岗位上任职到最高年限后退役。

不料,岳宣义既没有晋升到副大军区级中将,也没有达到正军级少将的最高服役年限,反而提前了3年退役,于1999年12月由军转政,来到司法部当中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长,成为副部级高干,直到2008年才卸任退休,彼时他已65岁,与大军区级上将的最高服役年限刚好一致。

总之,岳宣义将军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为强化部队政治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向岳宣义将军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