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喝小婶奶水长大的!小叔生病我出了14万,如今婶冒雨上了门
“晓东,这是15万。”婶婶的声音有些沙哑,她把牛皮纸袋递给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我读不懂的情绪。
我愣住了,连忙推辞:“婶,当初说好的只有6万啊!剩下的……”
“拿着吧,”婶婶打断我,语气坚定,“你是我看着长大的,当初你出了14万,我都记着呢。这15万,你该拿。”
看着她略显苍老的面容,我心中五味杂陈。思绪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个同样闷热的夏天……
母亲难产去世后,年轻的父亲手足无措地抱着哇哇大哭的我,像抱着一团滚烫的炭火。是小婶,她从父亲怀里接过我,眼神温柔而坚定。“大哥,孩子给我带吧。我刚生了彬子,奶水够,带两个一起养。”
就这样,我成了小叔小婶家的第三个孩子。婶婶的奶水,滋养了我幼小的生命,也滋养了我们之间深厚的亲情。
记得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婶婶总是当着二堂哥彬子的面夸我。“你看看人家晓东,考试又是第一名!”
彬子就会不服气地嘟囔:“妈,你偏心!”
婶婶笑着拍拍彬子的头,“你要是也能考第一,我就偏心你!”那时,我并不知道,为了供我们三个孩子上学,小叔每天起早贪黑地打工,婶婶也开始在村里的小卖部帮忙,补贴家用。
五年级那年,我在后院玩耍,不小心掉进了水塘。是婶婶听到我的呼救声,奋不顾身地跳进水里把我救了上来。从那以后,为了更好地照顾我,我便搬到了小叔家住。每天放学回家,都能听到婶婶温暖的呼唤:“晓东啊,吃饭了!”餐桌上,总是摆放着我最爱吃的红烧肉。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和两个堂哥一起长大,一起疯玩,一起上学。只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的人生轨迹开始分叉。大堂哥初中没念完就跟着小叔去城里的建筑工地打工,二堂哥也在高中辍学后去学了厨师。只有我,在婶婶的坚持下,继续读书。
“你成绩这么好,怎么能不读了?”每当我说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时,婶婶总是这样严厉地制止我。她深知,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才能让我拥有更广阔的未来。
高三那年,父亲突发脑梗住院。看着病床上虚弱的父亲,我心如刀绞,第一次有了放弃高考的念头。小叔握着我的手,安慰我说:“孩子,别担心,安心考试,你爸的医药费,我们来想办法。”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和力量。
大学四年,几乎所有费用都是小叔小婶在支持。他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都留给了我。毕业后,我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生活渐渐好转。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可是,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小叔突发脑出血住院,需要巨额医药费。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调动了所有积蓄,又东挪西借,凑了14万给小叔治疗。我多么希望他能像当年救我一样,从死神手里逃脱,可是这次,奇迹没有发生……
小叔走后,婶婶一个人生活,我经常去看望她,给她买些生活用品,陪她聊聊天。婶婶总是说我长大了,懂事了。她眼角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也印刻着对我的无尽的爱。
“婶,当初……要不是为了给我凑学费,小叔也不会那么拼命打工,身体也不会……”我哽咽着,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婶婶轻轻地拍了拍我的手,眼神里充满了慈爱,“傻孩子,说什么呢?供你读书,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你和小叔,都是我最亲的人。”
雨还在下,我望着婶婶离去的背影,泪水模糊了双眼。15万,岂能衡量这份沉甸甸的亲情?婶婶的母乳之恩,小叔小婶的养育之恩,这份情,这份爱,值得我用一生去回报。
人生漫漫,风雨兼程。我们终将老去,但爱,永远都在路上,永远都在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