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甲功 健康早掌控丨与脖子上的"隐形指挥官"和平相处的秘诀

健康 04-29 阅读:1 评论:0

甲状腺——这是一个你可能经常听说但未必真正了解的小器官。别看它只有蝴蝶大小,重量不过20-30克,却是我们身体里名副其实的"隐形指挥官"!就像美国前总统老布什曾开玩笑说:"我的甲状腺可能不大,但它管的事情可不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田昀灵教授来了解一下这位"指挥官"吧。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4月28日下午在兰州市进行了第十六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田昀灵教授为兰州公交集团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田昀灵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甲状腺:你体内的微型发电站

想象一下,甲状腺就像是你脖子前方的一个微型发电站,它分泌的激素直接影响着你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形似蝴蝶的小器官,通过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和降钙素,掌管着你身体的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多种生理功能。

甲状腺激素的神奇作用:

它是你身体的"油门踏板"——决定你燃烧卡路里的速度

它是大脑发育的"营养师"——尤其对胎儿和儿童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它是心脏跳动的"节拍器"——影响心率和血压

它是肠胃蠕动的"调度员"——调节消化速度

它是皮肤头发的"美容师"——影响皮肤状态和头发生长

有趣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恰到好处非常重要,太多会让人"亢奋得像喝了十杯咖啡",太少则"懒散得像冬眠的熊"。

甲状腺疾病:现代人的"隐形流行病"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约12%,其中甲亢、甲减、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分别为1%-2%、5%-10%、20%-76%(不同检测手段差异显著)。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4倍,30-50岁人群为高发群体。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火箭式"上升。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20.43%,意味着每5人中就有1人可能受到甲状腺问题的困扰。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20-76%(超声检查),甲亢患病率约1.3%,甲减患病率约6.5%,甲状腺癌发病率十年间增长了近5倍。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涉及功能异常、结构改变及自身免疫紊乱等多方面:

1.功能异常性疾病,主要是甲亢和甲减。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特点:甲状腺炎等引起甲状腺激素(T3/T4)过度分泌,导致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表现:心慌手抖、怕热多汗、吃多还瘦、脾气暴躁(像"人体小太阳")

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特点: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进而导致代谢减慢。

表现: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减退、皮肤干燥(像"电池电量不足")

2.结构异常性疾病,主要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现状:随着超声技术普及,检出率惊人,但95%为良性

危险信号:快速增长、质地硬、边界不清、伴有声音嘶哑

甲状腺癌

特点:虽发病率上升,但死亡率稳定——被称为"最善良的癌症"

类型:乳头状癌(占90%,预后极好)、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

3.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桥本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滤泡破坏。进而引发甲亢、甲减等情况的发生。

此外根据发病人群的不同特点,还可以有妊娠期甲状腺疾病、老年性甲状腺疾病等。不同的疾病对应不同的表现。

甲状腺疾病的"罪魁祸首"大揭秘

甲状腺为什么会出问题?究其原因复杂得像一部悬疑剧,但以下几个"嫌疑人"最值得关注:

免疫系统"认错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有关。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甲状腺组织视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时,会导致甲状腺组织受损,进而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例如,桥本甲状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细胞逐渐受损,甲状腺激素合成能力下降,最终可能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

碘元素"失调":太多或太少都会出问题(海边居民注意高碘,内陆警惕缺碘)。碘摄入过量会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可能诱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缺碘时,甲状腺无法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身体为维持甲状腺激素水平稳定,垂体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长期刺激甲状腺可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引发单纯性甲状腺肿。

辐射"偷袭":尤其是儿童期颈部接受过放射线照射

压力"慢性毒药":不良情绪状态可能导致神经递质失衡,间接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增加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几率。

遗传"家族隐秘":甲状腺癌、Grave’s病(甲亢的一种)、桥本甲状腺炎等,都与遗传易感性相关。特定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如BRAF、RET/PTC等基因突变,可增加患甲状腺癌的风险。

环境"隐形杀手":一些化学物质,如某些农药、工业污染物等,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过程,影响甲状腺功能。

性别"偏爱":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4-10倍(雌激素可能是"帮凶")。

甲状腺健康防护全攻略

保护甲状腺,不需要高科技,只需从日常生活入手:

1. 饮食智慧:给甲状腺"精准加油"

碘的平衡艺术:

一般人群:选择碘盐,每周1-2次海产品。

甲亢患者:暂时限制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

孕妇:需要增加碘摄入(胎儿大脑发育需要)。

抗炎饮食:多吃彩色蔬菜、坚果、橄榄油。

硒的补充:巴西坚果、葵花籽、蘑菇(有助于甲状腺激素代谢)。

避免致甲状腺肿物质:大量生吃卷心菜、西兰花等(烹饪后无害)。

2. 生活方式:甲状腺的"减压计划"

管理压力:长期压力是甲状腺的"隐形杀手",试试正念冥想、瑜伽。

充足睡眠:目标是7-8小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与昼夜节律相关。

适度运动:规律运动有助于甲状腺功能平衡,但甲亢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戒烟:吸烟显著增加甲状腺眼病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风险。

3. 早期筛查:抓住"蝴蝶"的异常信号

高危人群筛查建议:女性计划怀孕前或孕早期查TSH,35岁以上人群每5年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有家族史、颈部放射史者增加检查频率。

自检方法:对镜仰头,吞咽时观察颈部是否有明显肿块,手指轻触颈部下方(锁骨上方)检查是否有硬块。

4. 科学就医:别让谣言误导治疗

结节≠癌症:95%的结节是良性的,但需要专业评估

甲减治疗:优甲乐需要空腹服用,避免与豆制品、铁剂同服

甲亢选择: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各有适应症,需个体化选择

术后管理:甲状腺癌术后通常需要终身服药替代,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甲状腺健康需要早期干预

甲状腺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关键在于提高认知和早期干预。期检查甲状腺功能应该像量血压一样成为常规。面对甲状腺结节,我们要避免两种极端——过度恐慌和完全忽视。理性对待,科学随访。所有成年人从35岁起每5年进行一次TSH筛查,高风险人群更应提前并增加频率。

专家教你你与"蝴蝶"和谐共处的秘诀

甲状腺虽小,却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医学家威廉·奥斯勒所说:"好的医生治疗疾病,伟大的医生治疗患病的病人。"因此,对待甲状腺健康,我们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掉以轻心"。

田昀灵教授总结了这个与"蝴蝶"和谐共处小秘诀:"甲状腺,蝴蝶状,代谢情绪它执掌结节多见莫慌张,功能异常有症状均衡饮食心态棒,定期检查保健康"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多给脖子上的这只"小蝴蝶"一些关爱吧!毕竟,当甲状腺快乐时,整个身体都会唱起欢快的歌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