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热点|多管齐下,“国家喊你减肥”!青岛多家医院设有“体重门诊”,有点好奇……
“2023年是煤老板,
2025年是霸道总裁。”
前有雷军成功瘦身,
惊艳网友。

图片来源:网络截图
后有张文宏点名记者减肥:
你太胖了!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视频号截图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面对国家发出的号召,
你准备行动了吗?
体重管理为何重要“有些同志腰围太大了,体重也超重”,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卫健委主任雷海潮花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他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
从数据来看,近年来,中国人肥胖或超重的比例已相当惊人:成年人超重率达34.3%,6至17岁少年儿童超重肥胖率接近20%。这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藏着的是体检报告上的红字警示,是校园里“小胖墩”的喘息声,是医院走廊此起彼伏的血糖仪警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三高”人群已经突破3亿。显然,体重管理早已超越个人审美,成为关乎全民健康的公共卫生课题。
肥胖到底是不是病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鲁一兵表示,肥胖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要高于糖尿病。且不少肥胖的人都患脂肪肝、胆囊炎、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等疾病也都与肥胖有关。
健康减肥该怎么吃此前,国家卫健委发布《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手把手教你科学减肥。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食谱细化到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食谱示例,并备注了食谱的“总能量”。

例如,东北地区的春季食谱有“铁锅炖鱼”“菜包饭”,西北地区的食谱里有“臊子面”“油泼面”。

📢这些食物优先选
鼓励主食以全谷物为主,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摄入;
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但要减少高糖水果及高淀粉含量蔬菜的摄入;
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
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奶类。

📢这些食物要少吃
减重期间应少吃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高能量食物(高能量食物通常是指提供400kcal/100g以上能量的食物)。
减重期间饮食要清淡,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0~25g,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减重期间应严格限制饮酒。每克酒精可产生约7kcal能量,远高于同质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产生的能量值。
📢每天具体吃多少
控制总能量摄入和保持合理膳食是体重管理的关键。控制总能量摄入,可基于不同人群每天的能量需要量(如下表),推荐每日能量摄入平均降低30%~50%或降低500~1000kcal,或推荐每日能量摄入男性1200~1500kcal、女性1000~1200kcal的限能量平衡膳食。

可根据不同个体基础代谢率和身体活动相应的实际能量需要量,分别给予超重和肥胖个体85%和80%的摄入标准,以达到能量负平衡,同时能满足能量摄入高于人体基础代谢率的基本需求,帮助减重、减少体脂。
可根据身高(cm)减去105计算出理想体重(kg),再乘以能量系数15~35kcal/kg(一般卧床者15kcal/kg、轻身体活动者20~25kcal/kg、中身体活动者30kcal/kg、重身体活动者35kcal/kg),计算成人个体化的一日能量。
科学减肥,这4件事要记牢《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建议,三大宏量营养素的供能比分别为:脂肪20%~30%、蛋白质15%~20%、碳水化合物50%~60%,推荐早中晚三餐供能比为3:4:3。
📢定时定量规律进餐
要做到重视早餐,不漏餐,晚餐勿过晚进食,建议在17:00~19:00进食晚餐,晚餐后不宜再进食任何食物,但可以饮水。
📢少吃零食,少喝饮料
不论在家还是在外就餐,都应力求做到饮食有节制、科学搭配,不暴饮暴食,控制随意进食零食、喝饮料,避免夜宵。
📢进餐宜细嚼慢咽
摄入同样的食物,细嚼慢咽有利于减少总食量,减缓进餐速度,可以增加饱腹感,降低饥饿感。
📢适当改变进餐顺序
按照“蔬菜一肉类一主食”的顺序进餐,有助于减少高能量食物的进食量。
除了吃,
减肥还有这些小窍门。
📢睡觉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可引起内分泌紊乱,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过劳肥”,肥胖患者应按昼夜生物节律,保证每日7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运动
身体活动不足或缺乏以及久坐的静态生活方式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肥胖患者减重的运动原则是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抗阻运动为辅,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5~7天,至少隔天运动1次,抗阻运动每周2~3天,隔天1次,每次10~20分钟,每周通过运动消耗能量2000kcal或以上。
📢少坐
每天静坐和被动视屏时间要控制在2到4个小时以内,长期静坐或伏案工作者,每小时要起来活动3到5分钟。
📢温馨提醒📢
减肥要循序渐进,较为理想的减重目标应该是6个月内,减少当前体重的5%~10%,合理的减重速度为每月减2~4公斤。
记者搜索发现,
青岛多家医院已经开设
有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
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中医肥胖门诊依托深厚的中医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技术,以“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理念为核心,针对单纯性肥胖、代谢异常型肥胖及相关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提供集诊断、治疗、预防于一体的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服务。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三高六病慢病中心特开设减肥门诊,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针灸埋线相结合的方法减轻肥胖,三管齐下,与胖说再见。

为给有需要的人提供专业的医疗减重服务,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特开设减肥门诊。该门诊采用多对一的服务模式,集合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中医科、医学美容科等多学科医疗团队,配合多样化治疗手段,帮助就诊者科学、健康瘦身。
今年,青大附院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门诊正式开诊。门诊采取多学科会诊和远程长期跟踪指导模式,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体重管理与诊疗服务。
青岛市市立医院普外科中心减重与代谢外科,依托青岛市市立医院三甲区域医疗中心大平台,为肥胖患者施行减重多学科(MDT)治疗,帮助他们重获健康的状态和完美的形体。
青岛市海慈中医医疗集团西院区(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用中医智慧破解代谢困局。突出传统中医特色,是集中医体质辨识、体重评估、体重干预、健康指导、体重管理为一体的专病综合门诊。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并非一句空话。
国家已经出手为我们
量身定制了“减肥”计划,
那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新华社、上观新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新华日报、央视新闻、青岛各医院官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