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3岁,照顾痴呆母亲6年看透四个真相,20年后,我不想拖累任何人
故事/钱学彬
一句很现实的话: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指向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为了能在父母离开前,回报他们那深沉的爱,有多少子女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好让父母老有所依。
我今年63岁,照顾老年痴呆的母亲6年后,我决定:20年后,我不拖累任何人。
只因我看透了这四个真相。
01 赡养老人,让身体不好的子女,力不从心老话说: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更应有赡养父母之心。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美德,作为子女,赡养父母是理应担当的责任。
然而,对于身体不好的子女来说,赡养老人很多时候,显得力不从心。
6年前,82岁的母亲被查出得了老年痴呆,我兄弟三人义无反顾担起了赡养父母的责任。大哥和三弟身体不好,负责赡养身体还勉强可以自理的父亲,我身体毛病不算大,就负责赡养老年痴呆的母亲。
刚开始,我和老伴儿也一起照顾母亲,也还算能应付的过来。可才过了半年,丈母娘身体也开始不好,老伴儿去照顾丈母娘,母亲只能我一个人照顾。
6年来,为了照顾母亲,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随时随地,母亲都有可能出现状况,要我起来去处理。也没出去吃过一次饭,彻底放弃了社交,全身心的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
为此本来身体还算不错的我,落下了一身病。浑身酸疼,腿沉的像灌了铅,照顾母亲,我越来越力不从心。
但我还是不忍心将母亲送去养老院,担心她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会害怕,担心她吃不饱穿不暖,担心她在里面受委屈,就算狠心把她送去了,我也会担心的睡不着。
大哥和三弟指望不上,母亲不指望我能指望谁呢?
我下决心,咬咬牙,再苦再累,我也要把母亲给照顾好了,给她养老送终。
02 赡养老人和帮扶儿女,是两头为难的选择本以为日子就这样熬一熬就过去了,但是“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最近两年行情不好,社会上很多公司都开始裁员降薪。
我们家也不例外。
儿子被降薪,儿媳被裁员。为了生活,儿媳只找到一个长期出差的工作,就顾不到家,也顾不到孩子。
为此儿子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忙接送孙子,照顾一下孙子的日常生活。
我听完脑袋“嗡嗡”作响。
摆在我面前的两个难题,让我不知如何选择: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帮扶儿女。
我一夜未眠,考虑再三:两个都不能不管。
于是我每天早晨匆匆忙忙送孙子上学,然后立马赶回家,照顾母亲,给母亲做饭,伺候她吃饭睡觉,然后开始匆匆忙忙做晚饭,再去接孙子放学。
每天如此,全年无休。
每天只有倒在床上的那一瞬间,是我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03 赡养老人后,兄弟手足之情,出现裂痕就这样,两头来回奔波了2个月,我有点受不了。于是跟大哥和三弟说了我的情况,想要他们其中有个人能替我照顾母亲一段时间,让我能缓一缓,哪怕是一个月,我也能喘口气。
可是,当大哥和三弟听我说完后,虽然没有明确拒绝,但却说了一堆推脱的话。
大概意思是他们身体很差,也有家有口需要照应,还要轮流照顾父亲,分身乏术。
照顾母亲的事儿,他们最终也没能同意。
但是母亲不是我一个人的,要尽孝,理应都有责任。我已经承担了大部分责任,只是想让兄弟分担一段时间,他们却各种推脱。
我的心里难免生出了怨怼,所谓的兄弟手足之情,也出现了裂痕。
04赡养老人后,自己想安度晚年,成了一种奢侈于是,我咬牙又坚持了一年多,母亲病情恶化,救治无效彻底离开了。
我悲伤之余,却不觉得愧疚。
因为作为儿子,我做了我能做的极致,也算是给了母亲一个体面的晚年。
而我今年63岁,也步入了老年时光,但是我想要安度晚年,仿佛成了一种奢侈。
7年的日夜操劳,让我的身体脆弱不堪,精神萎靡不振。
7年的与世隔绝,让我变得沉默寡言,亲戚朋友都断了联系,母亲走后,我孤独寂寞。
看透了真相后,我决定:
20年后,我不要拖累任何人。因为我知道,老人最后一段时间的体面,是儿女拿什么换来的。
作家老舍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
照顾年迈父母确实辛苦,但换个角度想:60多岁了,父母还健在,是一件多么高兴和幸福的事情!只要父母在,我们永远是个孩子,回家有爹妈可叫,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