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卷体重,必须支持!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若有侵权请联系修改或删除。
近期,“国家喊你减肥了” 这一话题,在舆论场掀起热议,全社会也随之刮起一股 “减肥风”。
而这股风,早就在部队卷起来了的。
文|剑客北海
图|大唐
编辑|剑平

部分用人企业为鼓励员工减重,别出心裁,推出奖金制度,每减掉一斤体重就能获得相应现金奖励,“内卷” 程度可见一斑。
要说对体重要求最为严苛,“卷” 到极致的职业,非军人莫属!

刚踏入军营时,身边体重超标的战友大有人在。
一些临近退役的战友,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体重管理的意识,体重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路飙升。
在机关工作的战友,由于日常工作千头万绪,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抽不出时间锻炼。
长期久坐不动,让体重超标现象愈发普遍。尤其是 35 岁以上的战友,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又缺少锻炼,发福成为常态。
不少人挺着圆滚滚的大肚腩,只能换上大号军装,否则扣子根本扣不上。
过去,体能考核远没有现在严格,只要勉强过关就行,几乎没人把减肥当回事。
但随着体重达标成为体能训练的核心考核指标,且与个人的晋升紧密相连,一场席卷全军的 “减肥风暴” 迅速来袭。
毕竟,一旦事情和自身利益挂钩,人们自然就有了行动的动力。记得有位战友体重超标 40 多斤,为了减重,连续小半年坚持不吃晚饭。
每天下午一到时间,就雷打不动地奔赴操场锻炼。经过好几个月的不懈努力,才终于将体重成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此后,为防止体重反弹,他每晚都不敢吃饱饭,生怕多吃一口,就影响考核成绩。
还有一些体重不达标的战友,为了增重,蛋白粉成了 “必备品”。
对易胖体质的战友而言,为了维持标准体重,可谓费尽心思。
毕竟,保持合理体重,对军人来说至关重要,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其一,关乎身体健康。
体重超标会极大增加心脏、关节等器官的负担,干扰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炎等病症。
这些疾病不仅会阻碍军人当下的训练和任务执行,还可能给其未来生活和工作带来长期负面影响。
保持合理体重,能有效降低部分疾病的发生几率,维持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良好运转,确保身体机能正常,助力军人在长跑、负重行军等耐力训练和任务中表现更出色,减少疲劳和受伤风险。
其二,有助于提升战斗力。对军人而言,战斗力是核心。过重的体重会大幅增加体力消耗,降低行动的敏捷性和耐力,执行任务时可能因体力不支导致任务失败。
相反,适当的体重能让军人在战场上更加灵活高效,显著提升战斗力。
此外,合理的体重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耐力和体能,让军人在训练场上展现更优异的体能。

其三,能确保装备适配性。军事装备都是按照标准人体尺寸和重量设计的。
若军人体重超出合理范围,可能导致头盔、防弹衣等防护装备无法正常穿戴,作战靴不合脚,影响行军,不仅降低作战效能,还会危及自身安全。
其四,有利于维护军队形象。军人的仪表形象,是军队纪律性和规范性的直观体现。
控制体重,保持良好体型,能够彰显军人的精神风貌和严谨作风,维护军队的整体形象。
其五,能保障装备操作灵活性。一些武器装备的操作,对军人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
体重适中的军人,在驾驶坦克、装甲车等装备时,能更灵活地完成各种操作动作,迅速准确地执行战斗任务。

如今,战友们对体重管理高度重视。有时间的战友,会选择去操场跑步,或者到健身房挥洒汗水。
没时间的战友,则通过严格控制饮食,让体重始终维持在合理区间。如今,体重超标的战友越来越少。
然而,部分战友退役后,没了体重要求的束缚,体重在短短几个月内迅速反弹。有位关系要好的战友,退役半年就胖了30斤,体重甚至超过了身高。
他无奈地说,刚退役时,计划每天早起跑步,管理好身材。
但现实却是,每天睡到自然醒,还频繁与朋友聚餐吃喝,曾经在部队练就的八块腹肌,在暴饮暴食下“九九归一”。

在部队时,看到身边的战友锻炼,自己会有“体重危机”,会不自觉的跟着控制体重。
而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没有管理体重的意识,也都不在意身材是不是发福,久而久之,也就“入乡随俗”了。
面对控制不住的体重,他们只能自我调侃:“若有战,发套大些的军装再回。”
当然,也有部分战友极为自律,即便离开了部队,依然将体重管理融入日常生活,使之成为一种深入骨髓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