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的由来,庐山水土对诗人的造化滋润

推荐 08-17 阅读:0 评论:0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庐山,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自古以来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心。它的由来,有着一段美丽而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周武王时期,有一位名叫匡俗的青年,他为了逃避屡次征聘,躲到了庐山居住。

他常常在鄱阳湖畔的草地牧马,却总是不经意间被湖光山色所吸引,心生向往。有一天,他决定离开故乡,去追寻那心中的梦想。他在庐山之巅建造了一座简陋的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匡俗在庐山潜心修炼,修得一身绝世武艺,同时也领悟出一种至高无上的智慧。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海,引来了众多的访客。他们翻山越岭,穿过密林,来到庐山,希望能一睹匡俗的风采。

然而,匡俗却并不愿意被世俗所扰,他选择了继续隐居。访客们失望而归,但他们在庐山的美景中却得到了心灵的洗涤。他们将庐山的美景传颂四海,吸引了更多的人前来探访。

人们为了纪念匡俗的隐居之地,将这座山命名为“庐山”,意为“匡俗之山”。同时,人们也将匡俗修炼的场所称为“仙人洞”,希望他的精神能永远照耀这座山。

如今,当我们站在庐山之巅,看着云海翻腾,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我们不禁会想起匡俗的那份执着与追求。他是我们心中的隐者,也是庐山的灵魂。

这就是庐山的由来,一个关于追求、智慧与美景的故事。庐山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山水之美,更在于它所蕴含的那份深深的哲理与故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这是李白笔下的庐山,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

白居易在江州任司马一职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怀古之作《题浔阳楼》

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今朝登此楼,有以知其然。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我无二人才,孰为来其间。因高偶成句,俯仰愧江山。

白居易自叹不陶渊明和韦应物的创作才能,承认自己才情有限,写不出高妙清闲的诗句。

他实地到了柴桑(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的白居易,才明白什么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今天的江西九江市境内)的作品有文思高妙的才情,韦应物(曾担任过江州刺史)的作品如此清雅淡远,他把这一切都归结为庐山美景对人的造化滋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如此幽雅的环境才能成就一个人的纯真无邪,他们那些浑然天成的秉性是庐山美景熏陶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