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比美航母还大?台媒:设计比美军有大优势,核动力八九不离十
3月23日,台湾媒体《中时新闻网》突然刊出一则报道称,有关004航母的细节信息正在网络上流传,该舰的舰长达到338米,舰宽83米,比美国最新的“福特”级尺寸更大。这意味着该型航母服役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航母。
而尺寸更大的航母能够装载更多舰载机与舰载机的弹药燃料,一次补给可以维持更长时间作战,这是中国航母相较于美国航母的一大优势设计,因为中国缺乏海外基地作为中转补给点,更持久的自持力可以为将来航母突破第一、第二岛链,捍卫海上石油生命线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报道中还判断004航母将采取核动力方案。因为在今年3月5日,海军政委袁华智回答记者问题时曾表示,第四艘航母建造没有技术瓶颈,而外界普遍认为这里的“技术瓶颈”,指的是核反应堆技术。
不过,文中也指出,航母的尺寸并非越大越好,因为船只吨位越大、尺寸越大,对停泊港口的要求就越大,过大的吨位与尺寸会限制船舶停靠,同时也会影响航母通过运河等狭窄水道,导致航母全球部署困难。
总的来看,这篇报道似乎将新航母的设计优劣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在如今新航母信息仍旧匮乏的情况下,台媒的信息来源与一系列论调,都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其信源有多少真假?航母如何优劣?还需要展开来说。
01.004会是创纪录的巨舰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目前没有任何004航母的设计图流出,网络上一切号称“新航母设计图”的图片,均出自爱好者之手或来自媒体预测。台媒直接宣称航母设计图流出,很可能就是采用了网上的流传信息,直接将其作为004的可靠信息进行报道。在这方面,岛内各家媒体前科累累,我们不多做赘述。
虽然信源有误,但《中时新闻网》报道的这组数据却大有来头,该数据实际上并非设计图流出所带,而是综合了两组卫星图片数据推测而来。
卫星图片与分段对应位置
今年2月份时,美国“动力”网站曾发布一组谷歌卫星图片,所拍摄的“疑似航母分段模块”图,图片所显示的地点是中国大连造船厂船台。根据图片中两条电磁弹射器凹槽的汇合状态,可以判断出该分段,很可能是斜角甲板前端弹射器汇合部分。
而斜角甲板双弹射器的设计,意味着航母总共拥有四条弹射器,图片中出镜的歼-15舰载机又可以粗略判断分段尺寸,将其代入到类似“福特”级的四弹射器航母甲板设计模板中,同时参考003型航母的弹射器长度,就可以得出其整舰大致尺寸。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一个数据可以参考,那就是武汉航母楼,这栋水泥仿航母建筑堪称是中国航母工程的风向标,每有新航母上马,这栋大楼都会针对新航母的构型,进行先期改装并测试。而去年,该建筑扩建后的卫星图片显示,其宽度已经超过80米,长度则超过了330米。
将大连造船厂的疑似航母分段代入到这个模型中,修补各项数据的误差,最终就能得到338米长,83米宽的数据。依照003型的舰体模型推算,其吨位能够达到11万吨级,一旦建成,必然是全球最大航母的有力竞争者。
扩建前后的航母楼
而该舰使用核动力,也已经有很多信息佐证。2022年底,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公布的一批设备中标名单中,就包括中国核动力研究院设计的核反应堆子系统,武汉航母楼扩建后也将舰岛大幅后移,这是核动力航母无需考虑烟道布置才会出现的布局。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些数据仍旧只是推测数据,依据卫星图片进行测量与实物必然存在误差,航母的具体吨位也无法通过甲板尺寸进行直观判断。至于航母的动力系统,更是要等待船厂吊装反应堆才能真正确认,现阶段的推测数据并不能为我们揭开004的真正面纱,但我们已经足以据此来判断这艘航母将来的战略定位。
02.中国或将成就最强航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核动力航母作为大国的海上战略威慑力量,拥有无限的续航,可以随时随地出现在全球各地施加战略威慑,并出动舰上的舰载机进行打击。
但事实上,即便航母来到了核动力时代,也仍旧是补给大户,航母上所携带的数千吨燃油弹药,还是很难满足舰载机的高强度出击。即便是美军在海外部署核动力航母时,也是依托海外军事基地为核心,同时伴随部署补给船,以确保航母持续作战能力。
核航母本身不消耗常规燃料,但舰载机与乘员需要大量物资
而一旦要出动航母进行高强度、长时间的战斗,更是需要航母使用者提前规划补给路线、囤积弹药燃油。这其中最经典的案例就是1990年的海湾战争,美国之所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5个月才出兵干涉,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调集物资,这种物资层面的限制,也是很多人认为核动力航母效费比不如常规航母的论据。
放大航母就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之一,核动力航母不需要考虑携带自身燃料,其体积越大,可供存放舰载机弹药燃料的空间就越大,航母自持力也能得到相应提升。
这对于中国来说确实十分重要,如今美国正强化在亚太地区的部署,重拾以往的岛链战术。在第一岛链内,常规航母尚可堪用;但到了第二岛链,中国航母缺乏补给基地,而美国则拥有多个重要基地。新航母拥有更长的自持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乏海外基地的劣势。
至于航母的通行性和停泊,确实是一个取舍问题,但绝对不是航母的主要考量,所谓的运河和港口根本不可能限制航母大型化。以美军为例,其航母在二战后就放弃了巴拿马运河的通行能力,进行海外部署时也只在少数港口停泊,相较于这些限制,航母大型化所获得的战力提升与威慑力增长收益要高得多。
如今美国航母只能通行苏伊士运河,而无法通行巴拿马运河
反而是我们不怎么关注的建造和维护问题更加限制航母尺寸,同样以美国为例,美国航母大量进行海外部署,但建造与维修却只能在美国本土极为有限的船台。随着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与基建老化,航母尺寸已经开始受到设备限制。
“福特”级航母之所以没有脱离桎梏,达到全新的水平,并非美国设计师不想,而是受到了海军维修船坞容量限制。这一限制也导致了“福特”级相较于“尼米兹”级,甲板面积提升不大,无法采取预想中更加优势的舰岛前置设计。
反而是中国在基建能力的支持下,没有美国如此多的限制,能够更大发挥优势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这块大甲板带来的意义,甚至要大于舰艇自持力增长的意义,这很可能会使004成为全球舰载机出动率最高、打击能力最强的航母。
03.美国航母没有输在尺寸与吨位
基于刚刚的分析,我们再进行拓展就能发现,将004与“福特”级进行对比,“福特”级所暴露出的最大问题根本就不是舰体尺寸、吨位等方面的问题,而是美国军工体系已经严重腐朽。这导致了即便“福特”级在纸面数据上并不落后太多,仍旧很难与004正面对抗。
“福特”号至今问题重重
“福特”级的首舰“福特”号,在服役后就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该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与阻拦系统存在故障率高、平均无故障时间短的问题,升降机也存在可靠性问题。其标志性的DBR双波段雷达,更是因为可靠性和运行性能不足,即将被拆除更换为更加稳定但落后的EASR雷达。
这种种问题或多或少影响了“福特”级后续舰艇的建造与交付。该级二号舰“肯尼迪”号2019年就已下水,但至今没有安排具体服役日期;三号舰“企业”号更是延期18个月,预计2029年才能进行交付。
或许对于航母这样的战略武器来说,一个产业强盛、运行稳定的国家,要比具体性能参数更加重要。004的伟大,实际上并不在于它的尺寸有多大、吨位有多大,而在于中国有能力不断突破限制、攀向新的高峰,这才是中美航母发展的最大差距,也是决定未来海上博弈的胜负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