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牵手阿里上AI,宝马找阿里当外援想干嘛?
最近几年,伴随着智能汽车的高速发展,各种智能座舱都已经群芳竞艳,然而对于传统豪车品牌BBA来说,其本身的智能化水平较低一直被消费者诟病,在这样的情况下,宝马开始全面联手阿里上AI了,宝马找阿里当外援究竟想干嘛呢?
一、宝马牵手阿里上AI?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宝马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双方在AI大语言模型和智能语音交互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阿里通义大模型将应用于中国市场的宝马新世代系列车型。
另外,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斑马智行与宝马签订合作协议,基于通义大模型,以斑马元神AI为基础,共同开发宝马定制AI引擎,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将于2026年搭载于中国生产的BMW新世代车型。
根据此前官方消息,宝马集团基于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的新世代车型将在2025年投产,24个月内将推出至少6款车型,首先是一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AV)和一款BMW3系所在细分市场的纯电轿车。新世代车型将在匈牙利的德布勒森工厂率先投产。
此外,宝马集团预计在2030年之前,纯电动车型将占据集团全球年度交付量的50%以上,并有望在全球市场实现累计交付超过1000万辆纯电动车。
而在中国市场方面,宝马将于2026年量产国产新世代车型。宝马此前一日发布的中国360度全链AI战略显示,2026年首款国产新世代车型将搭载AI大语言模型和AI智能体,将实现拟人化沟通、多智能体协同及开放生态整合,令人车互动体验更加自然流畅。
除了与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进行合作,提升智能化表现,宝马还将在新世代车型上率先使用圆柱电芯。
二、宝马找阿里当外援想干嘛?
这次宝马与阿里的合作无疑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宝马找阿里当外援我们到底该怎么看呢?
首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智能座舱几乎成为了所有车企必须攻克的技术高地。对于消费者而言,车辆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生活空间,这就要求车内环境不仅要舒适,还需具备智能化、个性化等特点。然而,尽管智能座舱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老牌车企在这一领域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自身技术基础不强,这些车企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赶上行业先进水平。因此,如何快速提升自身智能座舱技术水平,成为了它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面对自研压力,寻找外援成为众多车企的选择之一,宝马与阿里的合作可谓水到渠成。从宝马自身角度来看,其在 AI 领域基础储备不足,要想赶上市场先进水平需要较长时间。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时间就是竞争力。如果宝马按部就班地进行自主研发,很可能在智能汽车的赛道上逐渐掉队。而阿里作为国内互联网科技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阿里的通义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宝马智能座舱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与阿里合作,宝马可以快速将先进的 AI 技术应用到新世代车型中,提升智能座舱的交互体验和功能丰富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从阿里方面而言,虽然在造车市场上拥有智己汽车,但目前尚未打造出特别突出的产品品牌。与宝马这样的豪华汽车品牌合作,能够借助宝马的品牌影响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推广其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应用和服务。
第三,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关注汽车的性能、品质等方面,而是更加注重驾驶体验和服务质量。因此,对于车企来说,如何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和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关键。
而在这方面,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显而易见。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为车企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互联网公司还可以利用自身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体验。因此,车企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一种常态。
鸿蒙智行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案例。作为华为推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智行凭借其在智能化、网联化方面的优势,已经与多家车企达成了合作。通过与车企的深度整合,鸿蒙智行为用户提供了更加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和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竞争力,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从长期来看,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业化分工将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车企与互联网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将变得越来越紧密。传统车企拥有深厚的机械制造经验和广泛的销售渠道,而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软件开发、数据处理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双方的合作不仅可以加快新技术的研发进程,还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类似的跨界合作案例出现,共同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