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歌手丛飞:一生从事慈善,却被说“好人没好报”

娱乐 05-10 阅读:1 评论:0

说起做慈善而出名的歌手,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韩红,

无论是山区义演,还是救灾的时候,

总能看到韩红的身影。

然而有这么一个歌手,虽然他不及韩红出名,

却是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

他就是歌手丛飞。

他背着十几万的债款,所有的收入都资助给了山区小孩,

可在他病危离世之前,却遭受了人间最大的恶意,

即便遭受莫大的委屈,

在去世的前一秒,他仍保留着自己的善良。

五年后,他的妻子也追随他而去,

独自留下五岁的女儿,在人间彷徨。

究竟是怎样的信念让他可以无视恶人的诋毁?

又是怎样的过往,让他愿意为慈善奉献一生?

1969年,丛飞出生在辽宁省庄台镇,

一个小小的村庄里,

他的家庭贫困,全靠父母那点微薄的工资,

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

等到丛飞要上学的时候,家里的压力骤然增加,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丛飞小小年纪便能体恤父母的辛苦,

五岁时,他起的和父母一样早,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有时还会在家中做好晚饭,等着父母回来。

上小学时,为了能凑齐学费,从飞便开始每天背着竹筐,

在早市上卖土豆,

卖完后,再背着竹筐回家拿书包上学。

如此辛苦的生活并没有对他的成绩造成影响,

反倒是因为他的天资聪慧和勤奋努力,

成绩一直名列班上顶尖。

可那时学校的扶贫政策轮不上他们家,

上了初中后,学费再一次增加,

终于在初二那年,家里经济条件实在无法支出,

丛飞便早早地辍了学。

其实从飞小时候一直有一个音乐梦想。

他不像父亲那样喜欢东北二人转,

反倒是对电视上的各种主题曲情有独钟,

小时候他每天最开心的事,

便是学完一首歌后唱给父亲听,

每到那时,父亲都会摸着他的头,给他极大的鼓励和肯定,

这让他十分受用。

可学音乐太过花钱,就连普通的初中学费家里都支付不起,

哪里还有钱去让他学音乐,

对比丛飞的父亲既无奈又难过。

好在懂事的丛飞从来没有向父母提过要求,

辍学后的他一边四处打工,一边赚钱补贴家用,

一边自学音乐。

他还省吃俭用攒下一点钱,买了把最便宜的吉他,

这把吉他也一直伴随着他。

好在丛飞既有天赋,又肯努力,

终于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

梦想的大门终于向他打开。

在大学里,丛飞并没有因为同学们的繁华交际而放弃坚持,

一直在恶补自己缺乏的专业课,

每天早晨太阳还没出来,他便起床在小树林里吊嗓子,

并且由于成绩优异,他多次拿到了学校的奖学金。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音乐这个专业在那时很难找工作,

基本上毕业就等于失业,

丛飞一下就陷入迷茫之中。

那个年代,许多学音乐的人都在广州各大酒吧闯荡,

丛飞也想试试,于是孤身一人去到广州。

可他连一样像样的乐器都没有,根本找不到相关工作,

于是他只能做一些体力活来维持生计,

在空闲时间跑去街上,桥洞下,

抱着那把破吉他卖唱。

以这样的方式延续自己的梦想。

1992年的一天,丛飞正在街边唱着《乌苏里船歌》,

他优美的歌声使得一个女孩在她面前驻足许久,

在他唱完后,女孩一脸崇拜地走上来,塞给了他600块钱,

“你唱得这么好听,应该去参加歌唱比赛。”

这句话,给丛飞打开了出路。

他感谢女孩对他的信任和善意,

拿着600元参加了一场歌手大赛,

毫不意外地凭借自己的才华夺得名次,

并因此走红,成为一名真正的歌星。

他站在领奖台,捧着鲜花,握着奖杯时,

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是那个街边的女孩塞给他的600块钱,

那是他来广州后得到的第一份善良,

这是这份善良,才促使他走到现在。

1994年,歌手丛飞参加了一场帮助贫困儿童上学的义演。

唱歌时,他看着台下一双双幼小的眼睛,闪动着希望的光芒,

他的内心有些触动,于是在义演结束后,

他掏出自己身上仅存的两千多元现金,

捐给了慈善机构。

机构的领导紧紧握着他的手说道,

“谢谢你,这些钱足够让20个学生完成一年的小学学业。”

这句话让丛飞大受震撼,

他没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捐款能够帮助这么多学生。

从这天起,他彻底投身于慈善事业,

只要能帮助那些贫困孩子们完成读书的梦想,

他义不容辞,

正如当年那个女孩递给他600块钱一样,

他想要将这份善良传递下去。

他开始无数次往返于慈善义演,

除了留下保障自己基本生活的工资,

他将所有的收入都捐赠了出去。

1996年,他还加入了深圳的首批义工,

不仅帮助着失学儿童,他还多次在监狱,戒毒所等地方进行义演,

期望用自己的歌声为他们带去希望。

从这一刻起,他将自己的生命和慈善融为一体,

他的一生举办了三千多场义演,有超过6000个小时都在做义工,

并且还资助收养了几十名贫困儿童,

捐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并从未要求过回报。

有时,贫困儿童的消息来得太过紧急,

他甚至找亲朋好友借了17万,一口气捐了出去。

有人觉得他这样的行为太傻,

借钱去帮助那些素不相识的人,

万一人家根本不认你这个恩情怎么办?

丛飞笑着回应:“我不需要他们认我的恩情,只要能给他们带去帮助就可以。”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有些被捐助的人不仅不认他的恩,

反倒化身白眼狼,在他最困难无助的时候反咬回去。

面对丛飞傻乎乎的捐钱行为,他的第一任妻子忍不下去了,

直接和他离了婚。

这让丛飞有些手足无措,并陷入自我怀疑中。

好在这时他的真命天女来到身边,

让他坚定了继续将慈善做下去的决心。

邢丹原本是一位美丽的空姐,在听说了丛飞的善意之举后,

义无反顾的来到他身边,嫁给了这位心目中的英雄。

有人曾问过邢丹:“丛飞这样做慈善,你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拮据,对此你反对过吗?”

邢丹笑着回答:“一开始当然反对过,但当我看到那些孩子们时,

觉得自己的生活花销也就是那回事儿,只要有地方住,饿不着自己就可以,

剩下的钱丛飞愿意怎么捐都行,只要他开心就好。”

在她心中,丛飞就是这么一个人,从来不会拒绝别人的求助,

不管是亲戚朋友还是陌生人,只要向他求助,

他都会尽所能及的伸出援助之手。

不得不说,能遇上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妻子,

也丛飞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2005年,丛飞的事迹经过媒体的报道,被评上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之一,

然而,噩耗也随之传来。

同一年,丛飞被查出患上了胃癌,

而此时的他连住院费都交不起。

好在社会好心人集体为他筹钱,

医院也免去了他大部分的治疗费用,

看到这样的结果,丛飞再次毫不犹豫把那些收到的筹款再次捐了出去。

只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从这时开始,

在丛飞住院期间,那些被他捐赠长大的孩子们,

没有一个来看望过他。

因为住院,他没有精力再去捐款。

于是有一位孩子的父亲找上来质问他:

“你当年不是说好了要资助我们孩子一直到上大学吗?

现在这还不到大学,你怎么就不捐了?你是不是说话不算话?”

邢丹向他解释了丛飞住院的原因,表示出院后就能继续捐款。

没想到那个家长只冷淡的丢下一句:“哦,那他啥时候出院?”

还有一位少年,在丛飞的捐助下上了高中,

他却一直要求机构将丛飞的名字从他的捐赠人中划掉,

因为他觉得被人捐助这种事说出去太丢脸了。

还有一位学音乐的女孩儿,一开始并不想要丛飞的捐赠,

而且想让丛飞收她为徒。

但丛飞从来不收女学生,怕别人说闲话,

被拒绝后的女孩儿回去后一反常态,开始以学习音乐的借口找丛飞求助,

以各种所谓学习的花销找丛飞要钱,

丛飞不疑有他,全都答应了下来。

而当记者找到她采访时,她却说:“捐款是他自愿的,谁也没逼他,

所有人付出都会想要回报,而他想要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一番阴阳怪气的回答,将所有的恩情当成了理所当然。

而记者问她会不会去看望丛飞时,女孩冷漠的丢下一句,

“我忙,没空。”后转身离开。

2006年,丛飞没能抵抗住癌细胞的侵蚀,

在那些白眼狼令人憎恶的态度中去世。

而他去世的前一个月还在感叹,

如果自己不是卧病在床,还能去参加义演继续为那些孩子们捐款。

去世的前一个星期,他在遗嘱中希望自己死后能捐献出眼角膜,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任然带着对世界的善意。

让人感到心酸的是,他去世没几天,

他的女儿出生了。

在丛飞死后,邢丹依旧继续着丈夫未完成的慈善事业,

同时还背负着丛飞生前欠下的十几万债务,一边还要抚养孩子。

可命运就是如此不公,2011年,在高速公路上,

几个无业的小青年玩着用石头丢车的游戏,

不慎将邢丹的头部击中,邢丹也因此追随丈夫离去,

独自留下五岁的女儿在人世间彷徨。

在邢丹送葬仪式上,当地几千人自发为她扶灵。

有人觉得他们傻,用一辈子的心血甚至生命去养了一群白眼狼,

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是那么不知廉耻,

在他们家中的保险柜里,放着一封封贫困孩子们寄来的信,

信中都是对他们夫妻的感谢,

以及励志要在长大后成为像他们这样善良的人。

而丛飞的举动也让这份善意延续了下去,

邢丹走后,当即有许多好心人资助着他们的孩子,

邢丹的好朋友也时常去照顾他们女儿的生活。

如今他们的女儿也在社会的关爱中茁壮成长,

她也有自己的偶像,那就是周深。

前段时间周深还专门抽出时间去看望她,

她已经走出了过去的阴霾,并且决定将父母的这份善良延续下去。

或许人性没有那么完美,

但正因如此,丛飞夫妻两的光芒才会如此耀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