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上下要炸,手握7邦命脉,孟加拉国领导人邀中方入局,不简单
孟加拉国最近跟中国走得贼近,尤努斯在北京一开口,直接把印度吓得够呛,他点名印度东北七个邦没出海口,喊中国来投资,还想让中国管蒂斯塔河水,摆明了不鸟印度。
无非就是他们看不上印度的经济实力,觉得中国更靠谱,印度这边急了,怕中国插手南亚,把他们的大国梦给搅黄了,可孟加拉国为啥这么大胆,敢跟中国联手怼印度?
孟加拉临时政府领导人尤努斯的访华之旅,露出了不少信号,印度这些年虽然在南亚喊着要当大哥,但自己的制造业发展还磕磕绊绊,周边国家包括孟加拉国,都觉得跟着印度混没啥前途。
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跟他们合作的一些港口项目,比如吉大港的扩建,已经让他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努斯在北京的研讨会上,
还一再强调,我们的发展模式给了他们启发,而孟加拉国想学我们的模式,搞经济腾飞,无非是想摆脱对印度的依赖。
再说说印度东北那七个姐妹邦的事,地理上,这些地方被“鸡脖子走廊”连着印度其他地区,但四面都被孟加拉国围着,出海口全靠孟加拉国点头。
尤努斯就抓住了这个点,说孟加拉国是印度东北的“海上守护者”,还暗示中国可以进来,把这块地方当经济前沿推向印度洋,这话听起来像是生意经,但印度人听完就炸了,觉得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印度这边一直担心中国影响力过大,甚至伸进南亚,尤其是印度洋地区,但现在孟加拉国主动递橄榄枝,这不就等于给我们开了个大门,印度舆论和官员都怀疑,尤努斯是不是想切断东北的出海通道,让印度更被动。
而他们之间还有水资源的争端,蒂斯塔河是从喜马拉雅山流下来,穿过印度和孟加拉国,最后汇入布拉马普特拉河,对两国的农业和民生都至关重要。
过去,哈西娜政府还和印度关系不错,双方还谈过直接合作,但现在情况变了,孟加拉国临时政府这边觉得,印度老是拖着,不给蒂斯塔河水资源分配一个公平方案,还老是拿政治压力压他们,所以干脆转头找中国。
尤努斯还公开表示,想要中国提供50年的河水管理援助,还签了雅鲁藏布江-亚穆纳河水文信息交换协议。
这意思很清楚,孟加拉国不想让水资源大权被印度攥着,宁愿交给中国,印度这边看了新闻,估计更火大,觉得这是孟加拉国在战略上彻底倒向中国。
其实,孟加拉国这么做的原因,不光是水和地理,还有经济上的算盘,印度这些年虽然在南亚搞了不少项目,比如卡拉丹多式联运项目,想通过缅甸给东北找条新出路,但进展慢得要命。
相比之下,中国在孟加拉国的投资,比如港口和铁路建设,已经让当地看到了钱景,尤努斯在北京还提到了希望中国帮他们搞产业升级,这显然是冲着印度去的。
尤努斯在北京还提到了希望中国帮他们搞产业升级,这显然是冲着印度去的,印度他们自己制造业还没整明白,哪有本事带周边国家一起富起来,孟加拉国看准了这一点,觉得中国才是靠谱的伙伴,再说说哈西娜那档子事。
哈西娜倒台后跑到印度避难,孟加拉国和印度的关系就急转直下,孟加拉国内的孟加拉民族主义党(BNP)上台后,一直喊着要反印,减少对印度的依赖。
这次尤努斯访华,就是BNP政策的一部分,印度方面还拒绝把哈西娜交回去,这让孟加拉国更生气,两边关系这么僵,孟加拉国自然要找新靠山,而中国正好赶上了这个空当。
加上过去几年,他们两国在能源合作上也有矛盾,比如天然气管道项目,因为政治问题停滞不前,这让孟加拉国对印度失去了希望和信任,那只能找别国合作。
从更大的图上看,孟加拉国的举动其实反映了南亚地区博弈的新趋势,印度这些年一直在推“大印度主义”,想在南亚当老大,但周边国家越来越不买账。
孟加拉国这次主动靠拢中国,可不光是经济上的选择,还有地缘政治的考量,印度这边也怕的是,如果我们真在孟加拉湾和印度洋站稳脚跟,他们自己的战略空间就会被挤压,更别提,孟加拉国还喊出了要当中国在南亚的“桥头堡”,这对印度来说简直是噩梦。
其他南亚国家看在眼里,可能也会学着跟中国走近,这对印度在区域内的领导力是个大考验,最后,还得提提区域合作的背景,SAARC这些年一直不温不火,印度和孟加拉国在里面也经常掐架。
相比之下,湾岸多边技术与经济合作倡议(BIMSTEC)虽然是个小圈子,但印度和孟加拉国都参与,理论上能协调关系,可现在看来,孟加拉国更愿意和中国单干,而不是在这些框架里和印度磨合,尤努斯在北京的表态,其实是在告诉印度,他们的选择权不多了。
而中国呢,早就看准了南亚这块市场,“一带一路”项目在斯里兰卡、尼泊尔都有布局,现在孟加拉国又加入进来,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
可以说,孟加拉国这次的动作,不光是冲着印度东北去的,还涉及到水资源、经济和地缘政治的多重博弈。
尤努斯的每一句话,像是戳在了印度痛处,让他们意识到,南亚的棋盘上,自己的位置可能没那么稳了,而中国和孟加拉国的靠近,也让这场戏变得越来越复杂,谁能占上风,还得看接下来几年的实际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