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给中国回信了!要求中国接收飞机,还声称要再给中方一个机会
文|文史君曰曰
自4月15日我国公开声明拒收波音飞机后,事情刚过去7天波音公司就坐不住了,4月23日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凯利·奥特伯格向我国发出友善的回信,不仅公开证实我国已经暂停接收新飞机,还宣称波音公司仍愿意给我国一个机会,并且希望我国可以尽早决定。
关税战下的中美航空博弈
我国暂停接收波音飞机的核心原因在于美国对我国加征的125%关税,导致飞机及零部件进口成本激增,就比如波音787-9的进口关税从5%升至130%,单架飞机成本增加近1.5亿美元。
财务的压力与市场的萎缩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波音正在经历“至暗时刻”,波音公司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高达3100万美元,连续六年亏损,累计亏损超360亿美元。
737 MAX事故导致的安全信任危机尚未完全消除,贸易战又使波音公司失去我国这一最大的海外市场,波音公司在我国的市场份额已从2018年的40%降至16%,而空客在我国的占比则高达64%。
波音公司为缓解资金压力,选择加速出售资产,包括以105.5亿美元出售数字航空解决方案业务,但就算是这样做,我国若不接收波音公司2025年计划交付的50架飞机,那么波音公司将会面临“不可承受之重”,要知道50架波音737Max飞机,市场价值可是为27.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00亿)。
波音公司的奥特伯格因此向我国喊话,“如果中国航空公司不接收波音飞机,那么后续将不会再为中国制造飞机,已生产出来的飞机将会转售给其他用户”。
可以看出波音公司正试图以“转移订单”施压我国,但若失去我国市场,其全球复苏的计划将彻底搁置,波音公司也不想丢失我国这么大的市场,所以在施压的同时,也向我国表达出一个友善的态度“波音公司在关税风波停止之前,一直期待中国对飞机的回购,但是不会一直等待”。
可是对于丑闻频出的波音公司来说,被我国拒收飞机后,想要在寻找到买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基于市场逻辑来说,这又是波音公司必须要做的事情。
毕竟这50架飞机生产出来是要为波音公司带来收益的,否则这27.5亿美元的亏损就只能波音公司独自承担了,不过马来西亚和印度都表现出对这些被我国退回的飞机有购买兴趣,这也算是波音公司的一个好消息了。
我国在拒收波音公司飞机时,就着手推进国产飞机C919的量产与国际化进程,截至2025年3月,C919订单已经累计超过1500架,2025年计划交付30架飞机。
并且国产飞机C919已经获得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积极反馈,计划2025年底完成适航认证,为进入欧洲及全球市场铺路。
我国向来是喜欢未雨绸缪的,在拓展国产飞机的市场同时也在扩大与空客的合作,空客在我国的第二条A320总装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每年产能或许将提升至100架。
波音的困境为竞争对手创造了机会,空客凭借本地化生产(天津总装线)和技术优势,在我国市场中的份额持续扩大。
空客从2024年开始就已经获得我国数百架A320neo和A330neo订单,其A330neo因燃油效率高、与我国现有机队搭配性强,已然成为主流选择。
相较于借助外部的飞机,我国更倾向于打造自己的产品,国产的C919大飞机已经通过“市场换标准”策略,逐步打破波音和空客的垄断,C919国产化率已从60%提升至70%,国产发动机CJ-1000A预计2025年完成适航认证,未来或许会替代美国通用电气的LEAP-1C发动机。
我国还计划与越南合作建设飞机维修中心,以用来拓展东南亚市场,至此波音公司若想挽回我国市场,需在关税问题上让步,并证明其飞机的安全性与性价比。
但美国政府短期内难以调整对我国的关税问题,那么波音公司的“给个机会”更可能是适得其反,我国将继续推进国产飞机的替代与多元化采购,同时在贸易谈判中寻求平衡。
由此可见波音的强硬态度是会加速我国在航空产业链中的自主可控进程,C919的崛起不仅是商业竞争,更是我国重构全球航空话语权的战略布局。
总结
未来中美在航空领域的博弈将聚焦于技术标准、供应链安全与市场份额,而我国的“国产替代+国际合作”模式或许将改写整个行业的规则,波音公司所谓的“给个机会”已经暴露了其在贸易战中的被动地位,而我国的应对策略则展现了产业链韧性与战略定力。
在这场博弈中,波音若不能放下傲慢,我国市场的大门或将永久关闭,与之相反我国通过C919和空客的双重布局,正逐步摆脱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为全球航空业注入新的活力,这场较量的终局,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命运,更将影响全球产业链的未来走向。
钛媒体 波音公司:如果中国航空公司不接收飞机,将停止为中国制造飞机
禹城市融媒体中心 波音给中国回信了!要求中方接收飞机,还声称要再给中国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