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诞生 天工 Ultra 开启智能运动新纪元

推荐 04-19 阅读:10 评论:0

‍‌‌‌‌‍‌‌‌‍‌‌‌‍‌‌‌‍‌‌‌‌‌‍‌‌‌‌‌‍‌‌‌‌‌‍‌‌‌‌‌‌‍‌‌‌‌‍‌‌‌‍‌‌‌‌‌‌‍‌‌‌‌‌‍‌‌‌‌‌‌‍‌‌‌‌‌‍‌‌‌‍‌‌‌‌‍‌‌‌‍‌‌‌‌‍‌‌‌‍‌‌‌2025 年 4 月 19 日清晨的北京亦庄,发令枪声划破天际,60901 号选手以流畅的机械步态跃出起跑线。在人类选手与 20 支机器人队伍的见证下,身高 1.8 米的天工 Ultra 最终以 2 小时 40 分 42 秒完成 21.0975 公里挑战,将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马冠军奖牌收入囊中。这场载入科技史册的赛事,不仅检验了人形机器人的运动极限,更揭示了智能时代运动形态的无限可能。

当金属关节遇上复杂地形,这场看似寻常的半马赛事演变为尖端科技的试炼场。赛道特设的柏油路、坑洼裂缝、15 度陡坡、石板路与草地五大挑战区,让每台机器人都在实时进行着动态平衡、路径规划与动力分配的多维运算。天工 Ultra 搭载的 “慧思开物” 智能平台展现强大算力,其搭载的 “一脑多能” 系统可同步处理地形识别、步态调整、能量管理等 12 项核心任务,即便在石板路段遭遇侧风干扰,仍能保持每秒 5 步的稳定步频。

参赛阵容映射出中国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生态景象。清华通班队派出奔跑时速 7 公里的 “夸父”,其仿生脊柱设计实现类人奔跑姿态;宇树 G1 凭借 35 公斤超轻机身与模块化关节,在草地赛段展现出灵活优势;这场竞技不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仿生结构、材料科学与智能算法的综合比拼。

冠军天工 Ultra 的进化轨迹尤为引人注目。相较去年担任赛事配速员时的 6 公里时速,本次峰值速度突破 12 公里的背后,是仿生肌腱材料升级带来的 35% 动能转化率提升,以及足底压力传感器的毫米级精度迭代。其 55 公斤的轻盈体重得益于碳纤维骨架与航空级铝合金的精密配比,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每公里能耗降低至 2.3 千瓦时。

赛事组委会特制的机器人形完赛奖牌暗藏玄机,内置的 NFC 芯片可读取比赛数据,见证着每个机械关节的 21 公里征程。这场 “人机共跑” 的创新实验,让人类选手与智能体在相同赛道上展开跨物种对话 —— 当松延动力 N2 机器人以拟人化挥手动作与观众互动时,当 “逐日行者” 在弯道展现精准超车策略时,智能体与生俱来的精准性与人类跑者的应变力形成奇妙互补。

天工团队负责人赛后透露,其双足机器人已具备上下楼梯、搬运重物等实用功能,未来将在应急救援、特种作业等领域拓展应用场景。这场半马赛事恰似智能时代的启程鸣枪,当机械双足踏过 21 公里的技术临界点,人类正在见证具身智能从实验室走向真实世界的华丽蜕变。正如赛道终点那道泛着金属光泽的冲线带所预示的,人机协同的崭新纪元正加速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