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中国入境游火爆全球:免签红利催生"双向奔赴"新常态‌

推荐 04-27 阅读:4 评论:0

‌2025年五一假期前夕,中国旅游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国际游客与本土出境游客首次呈现规模相当的"双向奔赴"。‌ 从青岛街头韩语交织的啤酒狂欢,到重庆轻轨上泰国游客的"穿楼"惊叹,再到广交会期间中东客商挤爆广州酒店,中国正以多元魅力吸引全球目光。

一、免签政策引爆"快旅深游"

自2024年中泰、中韩互免签证政策实施以来,‌东南亚游客赴华人次同比激增3倍‌。韩国年轻人兴起"周末跨国游":首尔至青岛45分钟航程、300元单程机票的便捷性,让青岛五四广场、啤酒街成为韩国社交平台热门打卡地。泰国游客则深度探索中国腹地,在重庆完成"轻轨穿楼-洪崖洞夜景-魁星楼立体城市"的经典动线,甚至带动火锅店推出泰文菜单。

政策创新持续加码:‌144小时过境免签覆盖54国‌,使得近六成外国游客选择跨省深度游。成都第一季度接待外国人35.4万人次,其中70%来自东南亚;上海外滩、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汉服旅拍服务,让欧洲老年游客化身"移动景点"。

二、高星酒店见证消费升级

中国旅游服务品质飞跃催生高端客群:

‌深圳高星酒店外宾占比达50%‌,商务客受比亚迪、华为等企业全球合作带动,中东、俄罗斯客商偏好套房长住

‌苏州国际品牌酒店周中入住率‌依赖欧美商务客支撑,其人均消费较国内游客高出40%

‌"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刺激奢侈品消费,五一前夕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73%

三、双向流动重构市场格局

2025年五一呈现鲜明对比:

‌入境游客177.5万 vs 出境游客189.7万‌,差距缩至历史最小

‌中短途跨境游成新趋势‌:东南亚既是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也是主要客源地

‌文化体验深度化‌:桂林阳朔兴起"骑行+攀岩+武术"主题游,西安《长恨歌》演出为配合外宾提前开场

‌这场全球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盛宴,折射出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会客厅"的转型。‌ 当李子坝轻轨站同时响起泰语惊叹与四川方言,当青岛啤酒节上中韩青年共舞,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万国来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