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专车爆炸震动莫斯科 泽连斯基“暗杀警告”引爆俄乌情报暗战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专属座驾,价值数千万卢布的阿鲁斯防弹轿车,3月30日在莫斯科市中心突发爆炸,现场浓烟滚滚。事发地点距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总部仅300米,而就在爆炸前48小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刚公开宣称“普京即将死亡”,这一巧合令全球情报界震动。
涉事车辆阿鲁斯Senat是俄罗斯自主研发的顶级防弹车,车身重达7吨,可抵御12.7毫米穿甲弹和4公斤TNT爆炸冲击。其车窗防弹玻璃厚度达10厘米,内置电磁脉冲屏蔽系统,即便沉入水下仍能维持72小时生命支持。
如此高规格的防护却发生爆炸,暴露出俄安全体系的重大漏洞。俄官方至今未公布普京是否在车内,但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透露,事发时总统车队正前往国防部参加紧急会议,爆炸车辆为备用车。
泽连斯基的威胁言论与爆炸事件的时间关联,引发对乌情报能力的猜测。
自2024年起,乌克兰在北约支持下大幅提升电子战水平:美SpaceX公司向乌提供星链高分辨率影像,可实时监控莫斯科主干道;英国军情六处协助乌军破解俄军加密通讯系统,成功定位多名高级军官;2025年1月,乌国防部情报总局策反俄联邦警卫局一名上校,获取总统安保细则。
尽管乌方具备技术条件,但刺杀普京的风险远超收益。俄核威慑政策明确表示,国家领导层遇袭将触发“死手系统”,对预设目标实施无差别核打击。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模拟显示,若普京遇刺,俄军可能在24小时内向基辅发射伊斯坎德尔-M战术核导弹。
因此,更多分析认为此次爆炸是乌方的“威慑表演”。通过攻击普京车队,基辅试图传递三重信号:打破“克里姆林宫不可侵犯”的神话;加剧俄精英阶层对安保能力的质疑;迫使西方加大对乌远程武器援助。
俄联邦安全局已启动“灯塔”专项行动,对总统办公厅、警卫局和国防部开展忠诚度审查。近三日,已有3名中将级军官被解除职务,11名情报人员因“异常通讯记录”遭拘捕。
更深层的危机在于技术依赖,阿鲁斯轿车的车载安全系统由法国泰雷兹集团设计,其核心代码可能存在后门漏洞。俄国家技术集团正紧急研发纯国产化防护系统,但量产需至少18个月。
这场街头爆炸案,既是俄乌情报战的缩影,更是大国安全博弈的警示灯。当普京的专车在黑烟中燃烧时,莫斯科的权力走廊正回荡着一个尖锐的问题:究竟还有多少“绝对安全”只是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