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交部言语敲打,不到一天李嘉诚开始“服软”,长和欲推迟交易

国际 03-31 阅读:482 评论:6

图为李嘉诚

在被国家敲打后,心存侥幸的李嘉诚选择“服软”,长和集团因此推迟交易,惦记巴拿马港口的特朗普显然是高兴太早了。那么,长和欲推迟港口交易,李嘉诚服软了吗?长和集团下一步会如何处理港口交易?美国若能通过贝莱德掌控巴拿马港口,对中国有何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长和集团推迟交易这一话题说起,为你进行分析。

图为美国贝莱德

2025年3月,一则关于香港富商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拟将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股权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近日明确表态,反对任何国家以经济胁迫或霸凌手段损害他国正当权益。与此同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表示已注意到这笔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以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社会公共利益。

种种迹象表明,李嘉诚和他的长和集团或许正面临着来自中国政府的压力。果不其然,港媒随后报道,接近长和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长和下周不会签署任何关于出售巴拿马港口的协议,这意味着交易将被推迟。这场交易看似是企业层面的资本运作,却因涉及全球贸易咽喉要道和中美战略博弈,迅速升级为一场牵动国际政治神经的“锁喉之战”。

第一个问题:长和欲推迟港口交易,李嘉诚服软了吗?

图为长和集团

长和集团的反应耐人寻味。从表面现象看,在中方明确表态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称进行依法审查后,长和传出下周不签协议的消息,这很像是在压力下做出的妥协,毕竟中方的态度和监管部门的行动都给长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细究其措辞,“下周不签”不等于永久取消,更像是缓兵之计。毕竟,交易若彻底终止,长和需支付巨额违约金,还可能因“违约失信”影响国际商业信誉。

而更深层的压力来自商业生态。长和集团在内地拥有庞大的供应链与融资网络,若被贴上“危害国家安全”标签,其与国企合作、银行信贷乃至市场口碑都可能遭受重创。这种“商业声誉的双重枷锁”,迫使李嘉诚家族不得不重新权衡短期套现与长期利益的得失。 不过,香港特首李家超的回应已为事件定调,任何交易需“符合法律法规”,暗示港府不会对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为坐视不理。

第二个问题:长和集团下一步会如何处理港口交易?

图为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首先,可能是寻求与中国政府的沟通与合作。长和可能会主动与中国政府沟通,把自己的想法和难处说出来,寻求理解和支持。毕竟中国大陆市场对长和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因为这笔交易和中国政府闹僵,对长和的未来发展肯定不利。例如,承诺在交易中增设“国家安全条款”,限制美方对港口数据的获取权限,或推动中方企业参与联合运营。这种模式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带一路”项目中已有先例。

其次,可能是重新设计交易结构。长和可能会尝试重新设计交易结构,以减少政治敏感性。例如,2018年蚂蚁金服引入东南亚资本以规避美资控股争议的案例,长和或可通过引入第三方资本、降低贝莱德持股比例等方式降低政治敏感性。不过,交易核心矛盾在于港口资产的战略价值,而非单纯的股权结构。若美方坚持掌控运营权,任何“技术性调整”都难消中方疑虑。

最后,也有可能最终取消交易。考虑到交易面临的巨大政治压力和潜在风险,长和集团可能认为支付违约金虽然损失较大,但相比交易达成后可能面临的名誉受损和其他后果,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尽管需支付违约金,通常为交易额的5%-10%,即11亿至23亿美元,但相比交易达成后可能面临的供应链断裂、融资受限等长期损失,这一选项反而更具性价比。此外,李嘉诚家族在内地与香港仍有大量资产,若因“战略短视”遭全面围剿,其商业帝国的根基恐被动摇。

第三个问题:美国若能通过贝莱德掌控巴拿马港口,对中国有何影响?

图为巴拿马运河

第一,巴拿马运河承担全球5%的海运贸易,中国约22.7%的进出口货物经此运输。若贝莱德掌控运河两端港口,美方可借“安全检查”“环保审查”等名义,对中国货船实施拖延、限流或额外收费。这种“非军事化干扰”既能打击中国供应链效率,又可规避直接冲突风险。例如,2024年美方曾以“数据安全”为由扣押中国货轮,导致生鲜商品大规模腐损。

第二,在国际影响力方面,美国掌控巴拿马港口会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中的主导地位。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巴拿马港口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枢纽,美国掌控这里后,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中的话语权会更大,或推动修改运河通行规则。

例如优先放行盟友船只,变相削弱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对中国在该地区的经济合作和影响力拓展都会带来挑战。现代港口的智能管理系统可实时追踪货物种类、航运路线等敏感信息。若美方获取这些数据,不仅能预判中国经济动向,还可为制裁中国企业提供“精准标靶”。

图为濒海战斗舰

第三,控制巴拿马港口将进一步巩固美国在拉美地区的主导权。美军南方司令部距巴尔博亚港仅1100公里,可快速部署濒海战斗舰,强化对太平洋-大西洋通道的军事监控。相比之下,中国通过汉班托塔港、吉布提港等“三角支点”构建的替代网络,仍需数年才能形成等效运力。

总而言之,长和集团出售巴拿马港口一事,绝非简单的商业交易,而是牵涉多方利益和地缘政治博弈的复杂事件。李嘉诚的“服软”或许只是权宜之计,长和集团的下一步行动仍充满变数。而美国若能掌控巴拿马港口,无疑将对中国的贸易、地缘政治和战略安全带来潜在的负面影响。正如孙子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事件的复杂性和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作者:常有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号立场无关。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04 10:10:00

    微评:教授这篇文章写出了事件的本质。[点赞][点赞][点赞](“老徐说道”还在为李氏家族站台唱赞歌!)

  • 2025-04-04 19:55:20

    在民族利益面前,一切宵小都是螳臂当车。

  • 2025-04-04 02:27:01

    在大事大非面前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国家强大是我们的坚强后盾。祝福祖国繁荣富强!

  • 2025-04-04 14:40:22

    教授睿智,文章将案事剖析明确,哲现透彻,这也促使李嘉诚可选的方案,量己力而行,民族大义祖回利益为先,如一意孤行将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