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超过这个年龄,妈妈就别喂饭了,别等孩子挑食变笨才后悔
文|菁妈
“宝宝吃一口,再吃一口!”看到小区里面有一些孩子已经能跑能跳了,奶奶还拿着一个碗追着孩子喂饭,在奶奶看来,给孩子喂饭能让孩子吃得多一些,能让孩子吃得干净一些,能让孩子吃得更快一些。
所以很多孩子到准备上幼儿园了,妈妈还去跟老师交代:我们家孩子在家的时候都是奶奶喂饭的,所以到了学校老师你也得给我们家孩子喂饭才行。

养育孩子一时的不忍心,很可能会害了孩子,心理专家就提到教育孩子懂比爱更重要,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懂得怎么养育孩子,才能真正的懂得怎么去爱孩子,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才能让孩子以后自信阳光更加聪明健康。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是孩子,生长发育这么快,吃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这么重要的事情如果总是依赖别人来喂的话,这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
儿科医生建议孩子到8个月就开始吃手指食物了,到10个月的时候更是要自己吃饭,而在英国、美国这些欧美国家建议从6个月添加辅食开始,就直接给孩子用手来拿吃的东西,主要是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
在国外的孩子比较独立,建议是让孩子开始添加辅食就自己吃,结合国内国外建议孩子就不要再喂了,当然并不是说全程,吃不饱家长喂两口,但是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吃饭,否则一直喂饭的话真的会坑了孩子,会导致孩子挑食,甚至还会导致孩子变笨。

第一个:锻炼孩子的触觉
孩子在拿手去捏食物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用手去感受这个食物是什么性状的,我记得我们家孩子在8个月吃香蕉的时候,吃了两口他就用手一直在捏香蕉,当时奶奶就觉得很脏很浪费,但我却阻止奶奶说让他玩,就当是给他买了一个玩具。
你想一根香蕉也就几毛钱,几毛钱的玩具还干净,还健康,干嘛不给孩子玩呢?其实孩子在用手去拿食物吃的时候,会锻炼孩子的触觉,触觉发达,孩子会感觉更灵敏,孩子更聪明。
第二个: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用手去拿食物的时候,其实手需要去捏食物,或者是孩子用一些勺子来叉食物的时候,也是会锻炼到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和手部的控制能力,手部的灵活能力会让孩子变得更灵活,也能够刺激到孩子大脑的神经元,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第三个: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手要把东西放到嘴里,这其实是要锻炼手眼的协调能力,手和眼睛互相协作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我、孩子在锻炼的过程中慢慢的越来越娴熟,孩子学到一个技能其实会让他更有信心,也会更好的刺激他的大脑。
第四个: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自己吃饭,他就没有办法分心去玩玩具或者是分心去玩,看电视,看手机,他会更加的专注,孩子的专注能力越小锻炼对孩子越有好处,从小能够通过吃饭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以后孩子写作业能够更专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不用家长太担心。

第五个: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
如果是家长喂饭的话,往往就是喂的时候动作比较快,比如说孩子刚吃完又着急忙活地给孩子喂另外一口,大口大口的喂。
但其实孩子自己吃饭的话,可以慢慢的教他,让孩子吃完这一口再往嘴巴里面放另外一口,这其实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孩子在咀嚼食物的同时更加细致地去品尝这个食物是什么味道的?是什么形状的?也有助于刺激孩子的大脑。
第六个:增加孩子的消化吸收
孩子自己吃的话会嚼得比较慢,这样就能大大的避免孩子消化不良。

第七个:锻炼孩子自我感知能力
比如说孩子自己吃饭的话,他就知道自己吃多少吃饱了,但是家长喂饭的话,往往孩子已经吃饱了还在喂,甚至会导致孩子厌恶喂饭这种行为,没吃饱就不愿意吃了,但孩子自己吃的话就能够锻炼孩子的自我感知能力,也让孩子更独立。
第八个:避免孩子挑食厌食
孩子自己吃的话其实是特别有成就感的,而且自己吃饭就能大大避免孩子挑食厌食的概率,因为是自己吃的而不是被强迫喂的。

第九个: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孩子自己吃饭这一件小事,其实对于锻炼孩子独立能力是特别特别重要的,毕竟一天要吃三餐饭,在自己能够吃饭再加上家长的表扬之下,就会让孩子觉得唉我是有能力的,这其实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十个:避免孩子被呛到
家长在喂饭的时候可能会喂得比较急,孩子被呛到的概率会比较高,但是孩子自己吃饭的话就能降低孩子不小心被呛到的概率,所以孩子自己吃饭是有十大好处的。

作为家长到了孩子8个月的时候开始给孩子吃手指食物,到了孩子10个月的话,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吃,给孩子准备好儿童餐凳,给孩子准备好一些防摔餐具,允许孩子脏乱差,定时定量给孩子吃,这样慢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对孩子的好处是非常多的。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