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多地养老金 “重算补发”到账,哪些人领的最多?
在各省公布养老金计发基数后,对于当年1月份之后退休人员,都能获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因为地区统计差异,有些省份公布较早,比如黑龙江、青海、湖南等地。
重算补发,简单说就是国家根据社会平均工资,把当年退休人员少算的部分补齐,那么在重算补发到账后,哪些人领的最多呢?
一、拥有视同工龄的退休人员
不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进入工作较早的职工,不少都具备视同工龄的累计。这是国家的硬性规定,也是对养老保险实施之前,职工养老待遇的保障。通常在计发基数公布后,视同缴费工龄会计算成过渡性养老金,进行重算补发。
视同工龄的认定,企业职工在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10月之前的工作年限。职工必须是单位的正式员工,并且工作单位的性质,要满足国家的规定,例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单位等。
二、1月份法定退休的人员
养老金重算补发,是计算当年的,如果是1月份退休,那重算补发的养老金部分,就是从2024年的1月份,补发到2025年1月份,直接可以领到最长的12个月养老金补发。同样如果是11月份退休的话,补发周期就只有2个月。
相对来说,1月份退休的人员在重重算补发后,拿到的退休金也要多一些。那怎么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条件?看退休证上的时间,是不是在本年度1月份,到最新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之前,在这个时间段内的,都符合重算补发政策。
三、缴费基数高的退休人员
养老金重算补发,主要原因是养老金计发基数,多省份都在下半年公布,所以之前的退休人员,都是按照上年度的计发基数计算的养老金。而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都会上涨,所以当年新的计发基数公布后,会对当年使用去年计发基数的退休人员,进行重算补发。
重算补发的重要因素,是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基数越高养老金待遇就越高。养老金补发的计算公式里,缴费指数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最低档60%缴费,跟最高档300%缴费,在计算养老金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以青海省为例,计算养老金补发金额
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591元;2024年为8878元,同比增长287元
假设职工2024年1月退休,平均缴费指数1,工龄38年,视同缴费年限8年。补发1到12月的差额,共12个月。
基础养老金=287×(1+1)÷2×38×1%=109.06元
过度养老金=287×1×8×1.4%=32.14元
合计补发养老金=(109.06+32.14)×12=1694.4元
养老金重算补发,只是对你养老金待遇的补齐,并不是所谓的养老金上涨。养老金上涨,是所有职工每年都能享受的。
通常会在4-6月份公布,大家多留意当地社保局,去年涨幅是3%,不知道今年会不会继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