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孩子0 - 3岁关键期,家长别慌!樊登教你这样弥补
正文:
姐妹们!昨天闺蜜半夜两点给我打语音,带着哭腔说:“刷到个视频说0-3岁决定娃一生,可我家崽都三岁半了!现在补救还来得及吗?”我一听就乐了——这不就是去年的我吗?当初发现育儿书里写的敏感期全错过,恨不得穿越回去掐醒自己!
但咱樊登老师说得对:“育儿不是开火箭,错过窗口期也能弯道超车!”今天就把我从崩溃老母亲到淡定带娃人的血泪经验,加上樊登读书会偷师的绝招,一股脑倒给你们!
一、日常互动就是最好的“后悔药”知道我为啥把厨房计时器挂娃脖子上不?就为提醒自己:哪怕做饭洗澡,也要见缝插针唠两句!樊登说过,三岁后补语言关键期,秘诀就仨字——“话痨症”。
举个栗子!昨天切菜时我跟娃说:“妈妈在切胡萝卜,橙色脆脆的,你听‘咔嚓咔嚓’!”结果这小祖宗突然蹦出句:“像恐龙走路!”惊得我菜刀差点飞出去。看吧?专家说日常对话比早教班管用十倍,亲测有效!
划重点:
家务变课堂:晾衣服教颜色、拖地数步数,把生活场景榨出教育汁水
废话文学:别嫌“云朵像棉花糖”这种比喻幼稚,娃的想象力就是这么喂大的
装傻充愣:“哎呀遥控器去哪了?”引导娃观察推理,比直接给答案强百倍
二、语言落后?用“声音轰炸”逆天改命闺蜜家娃两岁半还不开口,急得她差点报万元语言课。结果我甩给她樊登的绝招:每天20分钟“声音过家家”!具体咋操作?
动物电台:学猫叫时捏鼻子,学青蛙鼓腮帮,让娃觉得说话好玩
夸张朗诵:读绘本时故意把“大灰狼”念得抖三抖,娃笑得打滚就会跟着模仿
留白陷阱:讲到故事高潮突然闭嘴,娃急得自己接话那刻,老母亲嘴角疯狂上扬
果然三个月后,她娃成了小区著名“话痨”,连保安大叔打喷嚏都要点评句“阿嚏好大声!”所以说啊,哪有什么语言迟缓,多半是家长太“懂事”总抢话!
三、运动协调差?客厅秒变游乐场听说有的家长花大钱送感统训练,我偏不信邪!上周末把沙发垫铺地上,跟娃玩“特种兵突击”:
爬过枕头山(练四肢协调)
跳过绘本河(训平衡感)
最后抱起毛绒玩具才算通关(强化触觉)
玩到第三轮孩他爹也加入,结果180斤壮汉卡在“绘本河”笑翻全家。但别说,娃现在上下楼梯再也不同手同脚了!这不就是樊登说的“用游戏唤醒身体潜能”?
省钱秘籍:
旧床单做降落伞
奶粉罐搭保龄球
晾衣夹和绳子玩指尖芭蕾这些土法子可比早教机构香多了!
四、情绪小火山?试试“共情三板斧”前些天超市里,娃非要买彩虹糖躺地撒泼。我深吸一口气祭出樊登亲传绝技:
镜像表情:“妈妈看到你眼睛红红的,小拳头捏得好紧哦”(复制娃的情绪信号)
需求翻译:“是不是特别想要那个亮晶晶的糖糖?”(帮TA理清混乱感受)
魔法转折:“但我们约定过一周只买一次对不对?要不我们选个最特别的存钱罐,每天投硬币等周五?”
结果娃自己爬起来说:“那我要小猪存钱罐!”围观大妈直呼“这妈会妖术!”其实哪有什么妖术,不过是早教专家说的“共情比讲道理管用100倍”。
五、安全感不足?每天10分钟“特殊时光”表妹总抱怨娃特别粘人,我让她试试樊登推荐的“123修复法”:
1个固定时间:每晚洗漱后10分钟
2人专属世界:关手机、清场地、眼神锁定
3句万能话:“妈妈在听”“真好玩呀”“明天继续哦”
才两周,她家娃居然主动说:“妈妈去忙吧,我和小熊玩!”看吧?李玫瑾教授说的“三岁前补足安全感,后期教育事半功倍”诚不我欺!
结尾:
昨天翻到娃婴儿期的视频,突然发现那个错过爬行期直接走路的娃,现在跑得比谁都快。这才惊觉:育儿哪有什么“错过就完蛋”,不过是专家没告诉我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时区,父母的觉醒才是最好的起跑线!
姐妹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你家娃有哪些“后来居上”的逆袭故事?赶紧评论区晒出来,给正在焦虑的妈妈们打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