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2016-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

9月12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六场)——通州区专场。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通州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记者:近年来,城市副中心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城市副中心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布局,以及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的成效?
通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王永杰: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们已经明确了“四区三镇三园”的产业空间。正如郑皓区长刚才提到的,城市副中心正在着力打造“6+3”高精尖产业体系,展开解释就是以文化旅游区、大运河文化带、张家湾、台湖、宋庄三个特色小镇为支撑的文化旅游业,以运河商务区为主要聚集地的现代金融业和商务服务业,以台湖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张家湾设计小镇、西集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为布局的数字经济,以台马协同区、漷县医药健康产业集聚区为重点承载的先进制造业,以及以于家务国际种业科技园为支撑的现代种业,同时,我们还在积极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及未来能源三大未来产业。“6+3”的产业体系构建起了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强化功能承接,累计引入央企二三级企业102家、市属国企67家,首批6家市属国企总部全部落地,其中,北投总部大厦正式落成投用、首旅集团总部大厦已全面进入装修阶段,华夏银行、北建院、北咨公司新址正在加快建设。第二批市属国企总部搬迁方案基本确定;另一方面全力优化产业生态,着力打造“综合成本最低、审批效率最高、行政服务最好”的“三最”营商环境,出台了城市副中心产业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及相关细则,形成一揽子政策,多维度、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当前,我们着手开展产业发展“三大工程”。一是科创资源倍增工程。向“三城一区”看齐,加强与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合作,落地一批重点实验室,引进一批创新人才团队,培育一批技术优势突出的创新型企业。二是“全域场景创新之城”建设工程。以自动驾驶、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为重点,全面开放副中心场景资源,布局一大批标杆示范场景,为新技术应用和企业发展提供广阔舞台。三是“十百千”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围绕“6+3”高精尖产业,不断整合上下游、左右岸,梯度培育若干十亿、百亿、千亿产值的产业集群,形成符合副中心定位的产业生态圈。
在一系列高效服务、助企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下,城市副中心近几年年均新设企业达到2万余家,累计落地金融及关联机构超46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100家,上市及挂牌企业达到36家、较2016年增长近一倍。城市副中心经济发展量质齐升、产业结构正在迭代升级。有几个数字我也一并介绍一下:2016-2023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5%、较2016年提升6.5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发展成为第三大支柱产业,金融业增加值、税收占全区比重均超过10%,文体娱乐业增加值占全区比重较2016年提升4.4个百分点。应当说,城市副中心实现了从“生机勃发”迈向“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的新阶段,新质生产力赋能提质,经济内生动力稳步增强。
这位记者朋友刚才提到了大运河,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强化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制定了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这是运河沿线最先发布此类规划的区县城市,同时,建立起“一河三城、一道多点”的整体保护格局,构筑全方位的历史文化传承体系。
同时,我们围绕大运河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也做了相关的工作。我们着力拓展大运河文化价值,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漕运文化、古城文化、融合文化、创新文化,形成具有城市副中心特色的大运河文化符号。今年2月,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我们创新推出“运河有戏”演艺品牌,制定“副中心演艺20条”,打造大运河音乐节、开心麻花喜剧生活节等演艺标杆,谋划推进沉浸式演出、大运河实景演出等精品旅游产品;我们持续擦亮“通通来运动”体育品牌,精心组织运河骑游季、运河赛艇大师赛、龙舟赛、桨板赛、城市副中心马拉松等系列活动,同时,还将新增一批观光船和摆渡船,加强优质产品供给,精心设置运河水上观光旅游线路;我们依托大运河文化资源,坚持水上岸边室内互通,将在大运河西岸东关大桥至玉带河大桥段,新增一处集亲水、潮玩、体育与文旅于一体的滨水时尚活力空间,在大运河东岸,对标国际一流滨水案例,打造多元融合的国际滨水空间示范段,推动大运河滨水岸线文旅商体融合发展。
另外,我们紧盯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着力串联三大文化设施、大运河5A级景区、环球度假区、三个特色小镇等文旅资源,布局建设更多文旅新场景,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的国际消费体验区,构建全域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描述的不仅是城市副中心的城市风貌,更是产业动力内核及城市发展活力的日新月异,诚挚地邀请各位朋友,有时间多到副中心走一走、看一看,我们一同参与、见证副中心蓬勃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