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能写一手好字的人同样有前途
最近我在网上瞧见了两个网友分享的照片,一张是讲去别的单位办事情、拉业务的介绍信,另一张则是关于大学给学生找实习基地的联络函。瞅见这两张照片,让我回想起了之前在机关单位上班的日子。那时候,一张简单的介绍信,可能并不觉得有啥特别,但现在瞅瞅,真是打心底里佩服那些老前辈们,能把字写得那么漂亮。
这两封介绍信里写的东西,真是简洁明了。寥寥数语,就把要办事的人和事儿讲得清清楚楚,还特别有那个时代的味儿。最关键的是,那钢笔字写得真是太漂亮了,简直就像个宝贝,不光是个老物件,更像是个精美的艺术品。
那时候,在机关干活的人普遍学历不高,大多数人小学一毕业就出来工作了。能上到初中、高中的,那在单位里就算是文化人了。对他们来说,钢笔就是吃饭的家伙,能写一手好字那就是自己的金字招牌,也是单位里的抢手货。
你可能学历不算高,但能说会道那可是当时的一大本事。会写文章的人,内容得吸引人,文笔得活泼,最关键的是,当领导翻开你的稿子,看到你的字写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他们才有兴趣继续往下看,才会仔细琢磨这篇文章值不值得采用。
我们这一辈的人啊,从一年级起,都是用那些老式的铅笔、圆珠笔,一点点学习写字的。好多人要等到小学快毕业了,才能用上钢笔,那时候,钢笔可真是个稀罕物,算得上是奢侈品了。
小学毕业后,我考进了县里的初中,老爸说了要奖励我一支钢笔。那时候,我们哪知道钢笔有啥牌子,就觉得那是上学必备的工具。看着其他同学手里那漂亮的钢笔,心里那个馋啊,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
我刚踏入高中校门那会儿,我舅舅已经是公社里的一把手书记了。他瞧见我学习挺下苦功,就特地走了老远的山路,好几十里地呢,就为了给我捎来一支钢笔,还有两瓶蓝墨水。到现在,舅舅给的那支钢笔还被我妈藏在她衣柜里头呢。后来有次回老家,帮老妈翻腾东西,无意间瞅见柜子里裹着块红布的小包裹,打开一看,舅舅送的那钢笔还在那儿好好放着。
现在这钢笔已经没法写字了,但它成了我心头好,收藏着。舅舅走了好多年了,每次瞅见这钢笔,我就想起他以前对我的那些期望,心里头对舅舅的怀念就止不住地涌上来。
1979年,我从部队回到老家,那时候我们连的指导员知道我想退伍去考大学。指导员真的是挺为我着想的,他送我的退伍礼物就是一支钢笔。
我拿这支钢笔对付高考补习班,参加了1979年的那场大考。这支笔一路伴我读完四年大学,后来我用它来给学生改作业。在机关工作时,不知道写了多少份文件,还靠着这支笔开了好多介绍信。
我小学那会儿的老师,虽然被划为右派,但教课特别上心,字也写得特别漂亮。在他的细心指导下,我的钢笔字也练得不错。因此,那时候咱们班的介绍信,大多都是我写的。
要是跟图片上那两张介绍信的字比起来,我这字可真是差远了。现在让我再拿起钢笔写字,感觉已经写不出以前那种感觉和水平了。
有次我去复印入党申请书,在个人档案里找到的。一看,我写的字居然这么棒,好到让我自己都纳闷,这真是我亲手写的吗?
大概从2000年那会儿起,我上班的公司全面用上了电脑办公。我呢,以前都是用钢笔写字的,用了一辈子了,但也只好跟着大家学电脑。从那以后啊,除非是得自己手写签名的文件,不然我基本上就没再摸过钢笔了。
如今钢笔在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了,但我舅舅和连队领导给的那两支钢笔,还好好躺在我的宝贝箱子里。它们对我来说,不光是个念想,更是一种感情,让人时不时想起以前的日子!
现在还能像图上那介绍信里写得那样,钢笔字写得那么溜的人,估计没几个了,就连我自己,字也写得没以前好了。
社会在发展,现在办公都靠高科技设备,不用像以前那样手写东西了。而且啊,AI都冒出来了,写文章也变得轻松多了。这是好是坏,我心里也没谱,不过我还是挺希望能多看到一些手写钢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