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美国就算一动不动,中国20年也追不上,中美差距那么大?
如今的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相对比较强大的国家,两国分别是世界排名第一和排名第二的经济体。
但是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和美国依旧有着比较巨大的实力差距。
就连张召忠教授,在谈及中美军事实力时,也曾表示:
“如果美国躺在原地不动的话,那么中国可能再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够追赶上美国。”
如今2025年了,距离当年张召忠教授预测的时间已经过了10年,那么如今中国在军事层面上距离美国还有多大的差距呢?
——【·“忽悠”引质疑·】——
张召忠,人称“战略忽悠局局长”,曾通过巧妙编造两大虚假情报,成功迷惑西方情报机构,为中国军事现代化争取了宝贵战略时间窗口。
在公开场合,他曾信誓旦旦坚称055 型驱逐舰排水量仅7000 吨级,让美军信以为真。
可当 055 型驱逐舰正式下水,其1.3 万吨的庞然大物现身,112 单元垂发系统撕碎美军幻想,让西太平洋的战术评估不得不推倒重来。
还公开否认我国并不存在歼-20隐形战斗机研制项目,直到美国智库还在为中国是否具备隐身战机研发能力争论不休时,歼- 20的出现让F - 22的空中优势岌岌可危,美军再次被打脸。
这些“战忽”操作,成为网友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津津乐道。
然而,2015 年,一盆冷水无情泼下。局座在央视镜头前断言:“美国躺着不动 20 年,中国也追不上。”
此语一出,舆论瞬间炸锅,不少人痛斥他 “跪舔霸权”。但事实真如此吗?
2015年,美国海军 11 艘核动力航母组成的打击群,已经能在全球任何海域耀武扬威。
反观中国,唯一的辽宁舰更像是 “训练舰”,舰载机起降还需要看老天爷脸色,稍有差池便无法作业。
空中对抗领域,美军的 F - 22 隐身战机神出鬼没,我方雷达时常难以捕捉其踪迹;F - 35 性能卓越,能同时锁定十几个目标,作战效率极高。
而我们的歼- 10B 还在使用犹如“老花镜”般的机械扫描雷达,看得模糊不清。
发动机方面,美国战机的 F119 发动机能连续高强度工作 4000 小时,性能稳定可靠;我们的涡扇 - 10B 刚过 1000 小时就得大修,频繁 “看病”。
指挥系统更是天差地别,美军一个航母编队的作战指挥,各单元实时共享战场态势,协同作战能力超强。我们各军种间的配合还停留在“打电话传令”的原始阶段。
而且美军在全球有800 多个军事基地,打仗时补给想要就要。我们远洋训练时连淡水都得精打细算,捉襟见肘。
这些差距,绝非多造几艘军舰、多买几架飞机就能轻易弥补,而是整个军工体系全面落后的体现。如今,10 年过去了,中美之间的差距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十年逆袭路·】——
2024年11月17日珠海航展闭幕,根据统计,有超过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企业参与,吸引近60万人参观。
而全程2800亿的天价签约,更是对中国军工崛起的无声赞叹。
中国军工发展的这数十年间,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打破了福特级航母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当美国 F - 35 因发动机缺陷无奈停飞,沦为笑柄时,换装涡扇 - 15 的歼 - 20B 已潇洒实现超音速巡航,在空中自由翱翔。
中国的超越并非简单的量的堆砌,而是精准的 “外科手术式突破”。在无人机蜂群、反舰弹道导弹等前沿领域,中国已然处于领先地位。
民用领域同样百花齐放,华为昇腾 AI 芯片在缅甸电信基站中高效运转,处理着比美军 “联合星” 指挥机更为复杂的数据流,展现出中国科技的无限潜力。
但最令西方胆寒的,是中国那堪称 “恐怖” 的迭代速度。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仅用了10 年,而美国从尼米兹到福特级却耗费了30 年;
美军 “哥伦比亚” 级核潜艇还在筹备服役,中国的无轴泵推技术已让 093B 的噪音成功降至海洋背景音水平,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深海。
中国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全面崛起,不仅改写了地区军事平衡,更向世界宣告:那个曾经被认为难以追赶的差距,正以惊人的速度被缩小。
中国正以破竹之势,迈向世界军事强国的前列。那么,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中美之间如今到底还存在着哪些差距呢?
——【·差距缩小,但依然存在·】——
中国军事力量在十年间实现了惊人跨越,可若因此便将美国视为 “病老虎”,那无疑是犯下了战略性的致命误判。
纽约街头的流浪汉成群,看似是美国衰败的表征,实则只是冰山一角。
在弗吉尼亚造船厂内,XA - 100 变循环发动机已然达成 23 吨的磅礴推力,一旦装配F - 35,那强大动力瞬间便能让其脱胎换骨,战力飙升。
虽说国会山的扯皮闹剧严重拖累了美国高超音速导弹的研发进程,但俄亥俄级核潜艇搭载的 “三叉戟 II” D5LE,依旧能在中国近海以10马赫的惊人速度打出 “全垒打”。
尤为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美国那强大的“危机转化能力”。
当中国以 9 亿美元的造价成功打造出 055 大驱时,美军却甘愿豪掷45 亿美元,只为给 DDG - 1000 换上高超音速模块。
这般 “用金锄头种地” 的奢侈手笔,看似奢侈浪费,实则恰恰凸显出其雄厚的技术储备深不见底。
在美国国内政治乱象丛生的背后,洛马实验室的六代机验证机已然顺利完成 3000 次风洞测试,波音的 “忠诚僚机” AI 空战算法胜率更是高达 90%。
张召忠当年抛出的 “20 年论”,绝非危言耸听,其本质是要戳破部分人心中不切实际的 “速胜论” 幻想。
毕竟,中国要追赶超级大国,需要的是冷峻的耐力,而非一时的冲动与盲目乐观。
未来真正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因素,或许正隐匿于那些尚未公开的神秘领域,诸如量子雷达、太空战系统、基因武器等。
局座当年那盆冷水的余温,至今仍在警示着我们:切不可骄傲自满,唯有持之以恒地奋力追赶,方能逐步缩小差距,守护好我们自己的国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