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刮痧反进ICU?"三忌":这几种人刮痧多注意!

健康 04-30 阅读:0 评论:0

盛夏高温,不少人中暑后选择刮痧"排毒解暑",但浙江丽水22岁姑娘小夏的遭遇却给所有人敲响警钟——她因家人用陶瓷碗暴力刮痧,腰部竟出现直径23厘米的巨大血肿,经诊断为皮下血管破裂引发急性血肿,医生从肿块中抽出500毫升积血!更可怕的是,这种操作可能诱发坏死性筋膜炎,致死率高达34%!

刮痧变"刮命"?三大禁忌触目惊心禁忌一:暴力干刮,皮肤成细菌培养皿

小夏家人直接用陶瓷碗"干刮",导致皮肤大面积破损。医学研究显示,未消毒的刮痧板若携带坏死性梭状杆菌,可通过伤口引发筋膜坏死,浙江曾有患者因刮痧导致腿部感染,最终截肢保命。

禁忌二:中暑刮痧,加重心脏负担

中暑时人体已处于应激状态,体表血管扩张。此时刮痧会进一步加剧血液流向体表,导致心脏泵血压力剧增。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专家指出,中暑刮痧可能诱发心衰,尤其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风险更高。

禁忌三:禁忌人群"踩雷",致命风险翻倍

血液病患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者刮痧易引发大出血心衰/肾衰患者:刮痧可能诱发急性器官衰竭孕妇/经期女性:腹部刮痧可导致流产或月经紊乱真实案例:刮痧刮出"横纹肌溶解"

杭州40岁张先生因肌肉酸痛自行刮痧,3天后突发高烧、少尿。检查发现肌酸激酶飙升至正常值200倍,确诊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肾脏功能严重受损。医生指出,暴力刮痧导致肌肉细胞破裂,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若抢救不及时将引发尿毒症。

中医专家揭秘:刮痧的正确打开方式工具选择:优先使用水牛角或玉石刮痧板,禁用硬币、陶瓷碗等硬物介质使用:必须涂抹刮痧油/凡士林,避免皮肤直接摩擦操作规范:单部位刮拭不超过5分钟,总时长≤20分钟痧斑未退前间隔3-6天刮后2小时禁洗澡,24小时避风寒禁忌场景:空腹/醉酒/极度疲劳时皮肤破损、感染处服用抗凝药物期间生死急救:刮痧后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就医皮肤红肿范围>5cm,伴剧烈疼痛刮痧部位出现黑紫色硬结发热>38.5℃或畏寒尿液呈酱油色(提示横纹肌溶解)

医生忠告:刮痧非"万能解暑法",中暑首选物理降温(冰敷/风扇)和补液。若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热射病症状,必须立即拨打120!这个夏天,请转发提醒身边人:别让"养生"变"伤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