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芈月,是个极其阴狠毒辣的女人?史书早有记载

历史 04-06 阅读:1 评论:0

据《史记》记载,芈月“其先楚人,姓羋氏”。据此可知,芈月出身楚国,极有可能系楚国贵族后裔,否则难以嫁与秦王。然而,她并非楚国公主之类的尊贵身份,自其嫁入秦宫,较长时期内仅居第八品“八子”之位,即便为秦惠文王诞育三子,位分依旧未变。在等级森严、极为看重身份的战国时代,芈月显然未获重视。

秦惠文王薨逝后,其长子嬴荡承继大统。然而,嬴荡生性好勇斗力,竟于举鼎之际,不幸为鼎所砸,致使驾崩。彼时,嬴荡尚处青年,并未留下可供继位之后嗣,秦国旋即陷入诸弟争位之局。按常理度之,如芈月这般不受宠之妃嫔,本难涉足此等王位更迭大事。但芈月颇具权谋之术,凭借一系列运作,成功将其子嬴稷推上王位。由此,芈月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太后,即宣太后。

“太后”这一称谓,系由芈月首创,同时,她亦开启了历史上首次“垂帘听政”之先河。于男尊女卑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背景下,芈月勇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其非凡勇气,不言而喻。自芈月登上权力巅峰,她展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将国家治理与朝政运作处理得井然有序。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其外交策略独树一帜,堪称空前绝后。

战国时期,于秦国北方,活跃着一支由匈奴人聚合而成的部落群体,史称义渠,彼时亦有义渠国之称谓。义渠属游牧民族,其民风尚武剽悍,军事战斗力颇为强劲,实难轻忽。长期以来,义渠惯于伺机而动,趁中原诸国国力疲敝之际,举兵南下,侵扰边境。当听闻秦国政权落入一介女流之手后,义渠遂再次谋划,意图从秦国谋取利益。

公元前306年,义渠王亲赴秦国,恭贺秦国新君登基。在此期间,义渠王与芈月建立起亲密关系,芈月甚至诞下二人的两个子嗣。然而,若将此视作纯粹的爱情或真挚恋情,实乃谬见。义渠王或对芈月投入情感,尚有讨论余地;但要说芈月真心相待义渠王,则几近荒诞。实际上,芈月与义渠王的种种互动,皆在其精心规划之内,本质上不过是芈月实施的“枕边外交策略”。

义渠国雄踞北方,对大秦构成显著威胁,极大地掣肘了秦国的战略拓展。当秦国经发展实力臻于强盛,时机亦趋成熟,国力积蓄充分之时,芈月果断决策,决然取义渠王及她与义渠王所生两位子嗣性命。随即,秦国派遣精锐之师,凭借强大军事力量一举覆灭义渠国。《史记·匈奴传》明确载录:“诈而杀义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此行动对秦国疆域拓展与战略布局影响深远。

从诸多史料记载中,可窥探到芈月展现出“阴狠毒辣”特质的诸多方面。即便暂且搁置她与义渠王长达三十载的情感纠葛不论,单就其能决然对亲生骨肉痛下杀手这一行为而言,便足以彰显其心性之狠厉。此等行事手段,堪称极端,即便后世以果敢著称的武则天,相较之下,亦可能自叹弗如。然而,恰恰是芈月这般心狠手辣且杀伐果断的行事风格,为秦国日后实现六国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