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票就是抢钱

社会 03-31 阅读:1 评论:0

文:蔡垒磊

随着前几天深圳开始建立房票制度,一线城市基本已经确认都在这条路上了。再加上一些二线城市的跟进,趋势已经很明了,那就是未来房子必将逐渐回归消费属性,拆迁再也不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其实宁波早就有房票了,只不过当时是有现金和房票二选一的选项。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有些地方开始不给现金选项了,要么就打一个低到让你不忍直视的折扣,你要不要拆?不拆就算了,让你一直住到定性为危房为止,一样要拆;拆,那就得接受被分配去郊区——等于是拆你更靠近中心的老房子,分配给你郊区那几个指定楼盘的新房,你需要在指定的时间里补一笔钱“部分购买”,还得自己装修,这样既消化了郊区卖不出去的新房,开发商得到了回款,原拆位置又可以建保障房,带动了房地产上下游产业,国家还几乎不用出钱。

原先为什么拆迁能占便宜?因为在房地产的繁荣期,是资本家跟你谈,开发商主导,它核算一下成本只要能赚钱,能接受,就会尽量满足你的胃口——尤其是楼层特别低的,甚至可以溢价2倍赔付给你,为什么?因为它不要别人就要,有利润就有竞争,是市场逻辑,造了高楼以后能快速赚回来;现在是房地产的下行期,没有资本家跟你谈,只有政府跟你谈,国企跟你谈,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我说什么来着?地段的确很重要,但它的重要逻辑在变化。本质就是原先地段永远是地段,没有折旧,也不用算折旧——为什么?因为拆了以后就变成了同地段的新房,没准还能敲一笔,所以没有人会去计提折旧。可未来当“老房子就是老房子”,没有了“拆迁赚钱”的预期以后,每一年的贬值都是要算进去的——现价是未来预期价的时间折现。你说破大天来,20年前造的房子的价格也必须远低于新造的隔壁的小区,即同一地段,不同新旧的小区价格会出现极其明显的差距。

所以哪怕预期房地产是不涨不跌,每个人的房子也都在跌价,是每个人。不管新房卖什么价,你的房子都在跌价,就这么回事儿。

有人可能会说,我就是死钉着不同意,哪怕成了危房,我也不同意安置方案,你给我原地方重建,我就得住那里——别天真了好吗?这就得看政府的心情了,理论上你的危房一旦拆除,你的那套房产权利就已经结束了,你还以为你能主张什么权利?下面的土地又不是你的,不服你就去告,看能不能赢。

房票虽然就是抢钱,但在房价下行期,在没有资本家跟你谈判的前提下,这或许已经是你能拿到的最好的结果。只不过现在补偿什么,多少钱,怎么计算,主动权都在人家手里,因为现在政府不着急,有的是地方拆,而且拖下去跌的是你,又不是它,它现在早没兴趣搞基建了,并没有强拆你的时间紧迫性。

2000年前的房子,全部都要旧改,你不同意,自有别人同意,趋势就是一二线城市会多出很多的保障房,以容纳更多人口。而三线以下城市,则在N年以后会加速空心化,农村化——现在回老家的年轻人,在中国经济再一次起来,再一次有财富效应后,会再次回到大城市,以更低成本的方式或租或买地住上更稳定的一二线房子。

租金还会降,房价也还会降,仅有那些真正的豪宅,才会拥有投资属性,因为经济起来后,有钱人多,豪宅少,没得选。而品质地段与保障房靠近的普通商品房,都将“消费化”,不管挂单价还在不在,都只是心理安慰,会失去流动性。

当然我知道,那些年在房子里挣到钱的人是不会信我的,就像我也不可能相信那些说比特币要归零的人一样。但不一样的是,比特币不会变旧,不会分化,不会随着时间变成“你的比特币值钱,我的比特币不值钱”——这就是它会随着周期回来而回来的关键。

所以为什么会盈亏同源?因为有路径依赖——你炒房赚到钱了,必然加杠杆炒,最后因为不相信周期会回调很久而死扛,然后把赚的钱都还回去。但这不仅是你,我也是,也有路径依赖,巴菲特也没有区别,重点是什么?是大家手里的东西谁是长期向上的趋势,谁能更容易扛过周期,那谁就能拿到“复合收益”——就像有人说巴菲特要是出生在中国,也炒不好股一样;而谁扛不过周期,谁的标的的周期无法在短时间回调后就掉头向上,谁就成了犟种和赌狗。

这就是区别,它是由标的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不服就下注,我赌你会输。

(完)

..................................

我是蔡垒磊,感谢你的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