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严重事故,带动行业巨震,雷军也被流量反噬

推荐 04-02 阅读:95 评论:0

遇到这种事,想必不光小米头疼,整个汽车圈都在发愁呢。

三个关键问题得聊聊:智能驾驶该怎么发展?电动车的安全性能怎么提升?啥时候起,车祸责任得算到车企头上了?先说智能驾驶,它往后该怎么走?这是个得琢磨的事儿。再讲讲电动车安全,怎么让它更靠谱?这也是个大问题。最后说说交通事故的责任,以后要是出了事儿,是不是得找车企问问?这变化也得。

咱们先简单聊聊小米SU7发生的那起大事故,然后再来说说这三个问题。小米SU7这款产品遇到的麻烦可不小,得先有个大致的了解。

车里有三个人,都是女大学生。

那事儿发生在3月29号晚上,大概十点多的时候。可为啥等到4月1号大家才知道呢?很明显,事情闹得太大了,已经捂不住了。

铜陵德上高速的池祁部分路段,因为正在维修,所以做了调整。原来的车道被路障挡住了,车辆得走对向车道绕过去。

事故发生前的开车情况:用的是NOA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开车速度:当时跑得挺快,有116公里/小时,但撞车那会儿速度降了点,大概是97公里/小时。

车辆主动安全系统这样工作:一旦探测到前方有障碍物,车子就会立刻提醒驾驶员,并且自己先慢下来。这时候,驾驶员得赶紧接手控制车辆。要是不小心撞上了,车里的紧急呼叫系统(Ecall)就会立马启动,自动报警,同时拨打120叫救护车。

随后,车子突然猛烈燃烧起来。

上面这些是小米提供的情况说明和给警察的资料,应该挺靠谱的,没啥大问题。

事故中受害者的家属表示,因为车辆锁着,车门根本打不开,三个人就这样被活活烧死了。至于具体是车门故障打不开,还是车里的人因为某些原因来不及开门,这些现在还都不能乱说,得等警察查清楚才能知道。

智能驾驶、速度飙到116公里每小时、突然爆炸起火、车门卡住了打不开,这些麻烦事儿凑一块儿,让人觉得新能源车这行当怕是要完了。这又回到了最初咱们提的那几个问题上了。

智能驾驶,这几年成了车企们使劲儿往前冲的新赛道,不论你是烧油的还是带电的车,都在想办法把智能驾驶搞起来。听说工信部已经放话了,今年开始,L3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啊,符合条件的就能拿到生产许可了,这不就是说,L3级别的智能驾驶真的要跟大家见面了嘛。但话说回来,最近闹出那么一起严重的智能驾驶事故,让人心里直犯嘀咕,这会不会让L3的推进速度慢下来呢?

理想汽车的CEO在1号那天,在朋友圈里发声,说智能驾驶这块儿得规范起来,每个等级都得有个中文叫法,别让大伙儿对这些术语一头雾水。我觉得这主意挺不错的,真心希望能被用起来。

晚上开车,时速飙到116公里,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仅仅是在测试智能驾驶系统,更是在考验咱们自己的胆子。现在的智能驾驶,还远远没到可以完全放心的地步。有的人拍视频,一启动智能驾驶,就在车里躺下睡觉或者看电影,这种做法真的太冒险了。希望看了这起事故后,大家能更加警觉,别管你的智能驾驶是华为的,还是小鹏、理想的,都别掉以轻心。

有些老驾驶员心里明镜似的,开得年头一长,就越发不飙车了,毕竟能平平安安到家才是头等大事,不在乎早到那么几分钟晚到那么几分钟。就我个人而言,开车这事儿,对速度得存有敬畏,别觉得自己车技有多牛。

现在新能源车都流行装隐藏式门把手,你瞅瞅,哪家车企不是这么搞的?都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车子更好看,还能减少风阻。虽然老早之前就有人跳出来反对,但车企们还是照做不误。他们说,车里头加了应急的机械锁,可那个开关藏得深深的,一般人根本找不到。再说,这种设计还让车子的成本往上涨。车企这么做,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太不划算了。

来问问大伙儿,你们买的车,车里头那个应急的机械锁,你们知道它藏在哪儿不?好不好开呢?

还有啊,大家得把车子的功能都摸透,特别是那些和安全挂钩的。要是买了新车或者找朋友借了车,一定得先搞清楚这车的性能和特点。要是没来得及提前了解,那开车的时候就悠着点,多留几个心眼,毕竟安全这事儿,可是自己的大事儿。

电动车着火这事儿,现在纯电动车挺常见的。主要是因为电池安全这块儿技术还没啥大进步。虽说电池外面包了好几层保护,可哪家车企也不敢打包票,说车要是撞狠了,电池肯定不着火。这就是纯电动车最让人头疼的地方,也是好多人不敢买电动车的原因。

现在电动车也都想跑得更远,它们的一个办法就是增大电池电量,但电量一多,要是起火的话,火势就会更猛,烧得更久。这也就是为啥我到现在还更喜欢燃油车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个事儿,啥时候撞车开始找汽车厂家负责了?这事儿真不好说,最近这些年,汽车圈里这种事挺多的。车一撞了,有的人头一个念头不是找保险公司,而是直接找厂家。厂家呢,为了保住自家牌子的名声,通常会管这事儿,特别是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事故。这真的就像网上大家说的,谁闹得凶谁得利吗?

要是开车时出了事故,是因为司机操作失误,那就得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别一股脑儿怪厂家。要是事故因为车子本身的质量问题,那找厂家就没错了,还得让他们把已经卖出去的车都收回去。说到事故的责任判定,不能光听一面的说法,得等警察调查完,才能有个准儿。

事后,雷军的微博迅速被攻陷,大家不再叫他“霸总”或“军哥”,而是纷纷留言声讨,说“车门打不开,总得给个解释吧”,“军哥,这次你得讲良心”。虽然有人试图管控评论,但舆论来得又猛又快,流量大得挡不住。

4月1号那天,雷军居然一条微博都没更新,要知道他平时每天都会发上好几条呢。一直到晚上快11点了,他才站出来回应这事儿,直接面对问题,一点都没想躲:不管遇到啥情况,小米都会勇敢面对,绝不退缩!我猜他那时候心里头肯定是五味杂陈。

很明显,把一个人捧得太高其实没啥好处,因为网络上的热度消失得太快了。这事儿也给那些靠流量吃饭的公司提了个大醒。

记得前两年,有辆价值200万的雷克萨斯在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情况也是车门打不开。不过呢,那时候这事儿几乎没引起啥。

我得说,不光是小米得补上这一课,整个汽车行业都应该借这个事故,好好琢磨琢磨,来个深入的反省。

提速和推销都有办法搞定,但安全这事儿可没法抄近道!

关于这事儿,大伙儿可别瞎凑热闹,真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们就多忍几天,耐心等待看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