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家长?

教育 04-08 阅读:26 评论:0

孩子突然关上房门拒绝交流,成绩波动时焦虑到失眠,青春期的叛逆像龙卷风一样说来就来……

父母本想给孩子最好的支持,却常常在“管太多”和“管太少” 之间反复横跳。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方式,而家长的角色应该是“引路人”,而非“掌控者”。

作为普通高中生家长,我们虽无法复制“别人家孩子”的剧本,却能用智慧陪伴孩子书写属于他们的成长篇章。

1.做终身学习的家长

孩子上了高中,知识面和视野会快速拓展,家长的智慧增长很容易赶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

大多数高中家长已经没有能力参与深度陪读了,但咱们还是要坚持阅读和思考。

分析孩子的每一个行为和话语,随时做好应对孩子各类问题的准备。与孩子交流前要认真准备,每次只围绕一个主题沟通,不提“旧账”。

而且孩子越是聪明、优秀,越容易形成自己的想法。如果家长因缺乏认知,压制了高中孩子某些看似叛逆的观点,可能会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埋下隐患。

所以要引导有思想且叛逆的聪明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家长必须掌握大量家庭教育知识,这是必要前提。

2.你的唠叨正在破坏亲子关系

有些家长太爱唠叨,每次和老师沟通都要讲一个多小时,孩子就是因为家长唠叨太多才变得不愿沟通的。

家长唠叨往往是因为不放心,不放心是因为不了解,不了解是因为没沟通,没沟通是因为没倾听,没倾听是因为没尊重,没尊重是因为没认同,没认同就会话不投机,亲子对话便陷入无效沟通的闭环,最终导致孩子主动切断与父母的双向交流通道。

其实高中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或困惑时,家长如果没有特别的解决办法,建议在一旁关注和陪伴,沉默的陪伴有时胜过千言万语。

家长也不要整天念叨孩子的小毛病,比如吃饭慢、喝汤有声音这种十几年都改不了的习惯,接受它们作为孩子的个性特点,伴随孩子成长即可。

孩子大了,智慧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很多都是默默进行的,大多数情况下坚持一种策略:明确的目标,隐形的工作。

3.高一至关重要

事实上,高一所学内容不是高中的三分之一,至少是二分之一,因为高三全年都会用来复习。经过高一的筛选,能够成为学霸的人,一般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

1.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2. 超强的自律能力3. 很强的自学能力

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高一好好学,打好基础!在确保高一阶段实现有效知识内化与适应机制的前提下,配合高二难度跃升期的稳定过渡,高三冲刺阶段的强化训练方能产生预期提升效果。这种阶梯式成长路径比单纯依赖高三突击更具可持续性。

当然,很多同学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会遗忘之前学过的知识,所以如果你有努力的决心和正确的方法,高三这一年也是能赶上甚至超越其他人的,这种“黑马”的例子每年都有发生。

4.哪类孩子需要补习?

如果你的孩子需要补习,一定要对症下药。态度不行补态度,方法不行补方法,知识不行补知识,不要错位补习。

有三类学生可以考虑补习:

第一类:课堂吸收效率偏低的学生,需要配备具备反复讲解耐心、能细致跟进教学进度的辅导教师。

第二类:学习基础薄弱但有强烈提升意愿的学生,需匹配擅长知识体系重建、能高效串联新旧知识模块的专业教师。

第三类:周末自主管理能力不足的学生,建议选择具有规范化管理制度、近似学校教学氛围的辅导机构。

当然,高中生上补习班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5.帮助孩子规划好时间

家长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孩子规划时间。明确不同时段的任务安排,并及时对规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当孩子能够合理规划时间时,便是在向成功不断迈进。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让学习任务变清晰,让目标变明确,同时保持高度专注,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教育的真谛,是唤醒而非塑造。

成为优秀家长的路上,没有 “标准答案”。比起“完美父母、满分家长”的人设,孩子更需要的是 “和自己一起成长” 的伙伴。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为你好”的单方面付出,而是 “我们一起变好” 的双向奔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