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毛主席将我国长白山一半地区划归朝鲜,英明还是失策?
长白山位于咱们国家的吉林省安图县那边,紧挨着朝鲜。
瞅瞅地图,不少人心里可能会犯嘀咕,长白山咋没全在我们国家地里头呢,还跟朝鲜分了一半?
这事儿得从毛主席1962年做出的一个选择说起。
那时候,抗美援朝的战斗已经落幕,咱们帮了这个邻国的老弟一把,把美国佬给撵走了。后来,在1961年,两边还正式签了个《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不过呢,之后咱们在边界那块儿,跟他们又闹了点小不愉快。
长白山这块地方对朝鲜领导层和朝鲜百姓来说意义非凡,毛主席从全局角度出发,决定将它的一半领土划归朝鲜所有。
但说实话,这种大方地让出利益,并没全带来好事,反而后来让周边国家闹出了一连串的争执和麻烦。
【长白山情结】
长白山是个老地方,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的神圣之地。早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海经》这本书里就提到了它,那会儿管它叫不咸山,就是说它是神仙住的地方。
在北魏那会儿,长白山被人们叫做徒太山,到了唐代,它又换了个名字,叫太白山。一直等到辽金时期,长白山这个称呼才算是正式定了下来。
长白山在满族话里头的名字是白头山,朝鲜那边也一直这么叫它。
朝鲜对长白山极为重视,干脆就把它当成了国家的标志。
金日成以前跟毛主席聊过,他小时候在长白山待过,那地方对他来说特别重要。
之后,朝鲜国内流传起一种说法,讲金日成其实是在长白山周边降生的,所以这块地方就成了朝鲜老百姓心目中的神圣之地。
在打仗那会儿,金日成跑到长白山上,搞了个老窝,带着朝鲜人民革命军跟日本鬼子拼了命地干架。
他在长白山隐蔽的营地里面,把最后的攻打计划给安排好了,结果就让朝鲜人民革命军成功打进了平壤。
金正日,作为他的儿子,同样在这地方经历了军事磨炼和革命思想的熏陶。他被朝鲜民众视为民族的大英雄,还有个响当当的名号——“白头山三大将军”之一。
在抗美援朝那会儿,长白山成了咱们中国和朝鲜共同抵挡美军的前沿阵地。那地方,见证了无数革命战士洒下的鲜血,还有他们不朽的英灵。
2014年,到了金正日去世三年的那个节点,金正恩特意去爬了长白山,用这种方式告诉大家,金正恩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朝鲜的国家电视台录下了金正恩的这段视频,并在全国范围内播出,着重强调金正恩是金正日的“真心接班人”。因为这样,长白山在朝鲜就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的政治意义。
后来,金正恩在2015年和2017年两次去了长白山。这事儿在朝鲜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好多老百姓也跟着他的脚步去爬山看景。金正恩还挺贴心,说要给这些去爬山的游客建旅馆和一些方便设施,好让他们能轻轻松松地看到长白山的全貌。
在朝鲜族的古老传说里,长白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朝鲜老百姓相信,他们的老祖宗是檀君,檀君建立了朝鲜这个国家。据说檀君的老爸桓雄是天上的神仙儿子,他用神奇法术把长白山山洞里的一头熊变成了女人,然后跟她一起生了檀君。
长白山在朝鲜人民心里,就像是他们民族的起源地,是民族和国家的根基,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朝鲜的李氏王朝,到了第21代国王英祖李昑那会儿,他特别看重长白山。他觉得长白山是他们王室的老家,就管它叫北岳,还说它是所有山的老大。总之,英祖对长白山那是相当尊崇。
金正恩现在经常提及长白山,称它为朝鲜的先祖之山和革命的神圣之地,这实际上是接着英祖李昑的老路子在说。
如今,朝鲜的国徽上还是能看到长白山的影子,这座山早已成了这个国家的标志性象征。
韩国跟朝鲜一样,都非常看重长白山。
韩国国歌里头有那么一句,说的是“就算东海水流干,白头山磨没了,老天爷也会保佑咱们国家千秋万代”。这话里头,长白山跟东海被看作是并列的重要地标,都是咱国家的命脉,跟国家命运紧紧绑在一块儿。
再说,现在韩国总统住的青瓦台那儿,边上围着三座山,仁王山、骆山还有北岳山,其实啊,它们都是长白山山脉伸过来的。这事儿说明,韩国虽然现在跟美国走得近,也越来越西化,但骨子里头,跟朝鲜还是挺亲近的。
【边境之争】
反正,就是因为朝鲜有着深深的民族情感,所以在1960年的时候,他们突然说要跟咱们把长白山的归属问题给弄清楚。
不过,瞧瞧上面讲到的那些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不难发现,朝鲜对于长白山的种种想象和说法,其实挺主观的,没有足够的历史依据来支撑。
实际上,从历史角度看,长白山一直以来都是咱们中国的地盘。
1712年那会儿,清朝派了穆克登将军跑到朝鲜半岛,主要是去实地考察地形,好把中朝两国的边界给弄清楚。
那时候,朝鲜方面特别想要天池以南那片地,不过最后穆克登还是决定把它划给清朝。这样一来,长白山就变成了中国和朝鲜的边界山了。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忙得团团转,没功夫管别的事儿。朝鲜瞅准了这个时机,就偷偷把长白山以南的地方给占了。从那以后,中朝两国的边界问题就变得模糊不清,争议不断。
《关岛条约》签署完后,日本政府帮了些朝鲜老百姓到这里安家立业,垦荒种地。清朝政府虽然表示不满,但也没啥办法阻止。
后来,这块地方的人越来越多,啥样的人都有,归属问题也跟着变得越来越难搞懂了。
以前啊,中朝边境的事儿,都是按照那个《间岛条约》来定的。朝鲜那边呢,以前就是盯着几个江里的小沙堆,想要争一争,对长白山这事儿倒是挺沉默的。可到了1960年那会儿,情况就大变样了。
朝鲜因为有了强大后盾苏联的支持,才敢把长白山的事情正式提出来讨论。
除了朝鲜,阿富汗、尼泊尔和缅甸也一块儿给我们找麻烦,这几个国家一个接一个地提出难题,让我们感觉四周都是敌人,处境相当棘手,十分被动。
那时候,中苏关系正闹得挺僵。苏联看不惯咱们国家不跟着他们混,非要自己单干,于是就去拉拢周边那些小国家,撺掇它们跟咱们争地盘。他们就是想用这种方法拖咱们的后腿,让咱们发展不起来。
1960年的时候,咱们国家还没像现在这样发展得飞快,国际上说话的分量也不大。那时候,美国和苏联争老大,朝鲜这些邻居也老来捣乱,咱们的日子过得挺不容易。为了能在这种环境里站稳脚跟,咱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好换个相对安稳点的位置。
1962年,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在处理跟周边国家的边界争议时,主动退让了一些地方,比如说,把长白山的一部分划给了朝鲜。这样一来,各方都还算满意,事情也就顺利解决了。
在以前签的那个《中朝边境条约》里头,两边都商量好了,说长白山就是咱俩国家的分界山。咱们中国得了长白山大头,占了四分之三的地盘,剩下的那一小块儿就归朝鲜了。这其实是咱们给朝鲜的一个让步,也是咱们表达友好的一种方式。
1962年那会儿,周总理领着一帮人,跑到平壤去谈判了。
除了长白山天池,那时候划给朝鲜的地界里,还有鸭绿江的出海口,以及绯缎岛、薪岛这两个小岛,加一块儿大概1200平方公里,面积可不小呢。
有人觉得,把那两个小岛给了朝鲜,对我们东北的经济发展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不过还好,朝鲜那边没把关鸭绿江口,这样一来,东北地区的发展还算有点盼头。
绯缎岛和薪岛,它们跟朝鲜半岛的东边凑一块儿,成了个关键地方。要是朝鲜能把这俩岛拿下,那就等于把控了鸭绿江航道的运输大权。
以前,咱们国家能借道那俩小岛,从丹东港出发,一路开进朝鲜湾、黄海还有渤海,这样一来,东北那边就能跟天津、河北、山东这些地儿通过海上连起来了。
把那块地方让出去后,东北那边的海上路线就受到了干扰,说不定还会碰到军事上的围堵呢。
以前咱们国家在土地上给了朝鲜不少让步,可朝鲜后来并没怎么回报咱们的好意。等到后来中苏关系变差了,朝鲜反倒站到了更有实力的苏联那边,好几次给咱们施加压力。
1960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在国际上挺孤单的,被好多国家排挤,而那时候苏联可算是个大佬,说话很有分量。朝鲜呢,就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它盼着苏联能给点帮忙,所以最后就决定跟苏联站一边了。
那时候,朝鲜对我国施加压力,说白了就是想向苏联表示友好。
【激烈交锋】
我国在边境纠纷上一步步的忍让,却让苏联变得愈发咄咄逼人,他们竟直接就在边境问题上对我国发话了。
到了1964年,中苏两国终于坐到了一块儿,开始正式谈判。这回,咱们可没再让步,也没被苏联的强势给吓倒。
说起来,朝鲜跟咱们要长白山那会儿,苏联在背后可没少使劲儿推波助澜。
要是我们还一直放纵它乱来,让它随心所欲,到最后只怕整个国家都会被它一点点吞掉。
谈判时,咱们国家希望能跟苏联把边境问题一次性搞个明白,所以就提出来,要把以前那些不平等的条约都翻出来,好好商量,争取把两国之间的边境争议给彻底解决掉。
苏联虽然同意进行谈判,但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得相当消极,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
他们居然提出,要按照清朝末年那会儿签的不公平条约来解决边境纠纷,咱们国家肯定不能答应这事儿。苏联一看咱们不答应,竟然直接说要用武力来摆平问题。
那时候,咱们国家和苏联的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要是脑子一热就开打,那肯定得吃亏。这事儿让毛主席心里头挺焦急,也挺恼火。
之后,跟日本代表见面那会儿,主席又讲了几句,说苏联老是用那套霸道思维,以前已经霸占了咱们好多地盘,比如勘察加那边、海参崴,还有伯力这些地方。
这些账咱们还没算清呢,他们现在又跑来落井下石,真是让人火大得不行。
结果是这样的,中国和苏联在谈判过程中,彼此都不让步,争得热火朝天。但到最后,苏联还是妥协了,答应把珍宝岛这些地方还给咱们国家。
1965年,勃列日涅夫掌权苏联后,他们在外交上变得更加咄咄逼人。与此同时,朝鲜也跟着这个老大哥的脚步,开始对我国找茬。这样一来,中国和朝鲜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僵,跟冰一样冷。
1967年的时候,两边国家都把派到对方国家的大使给召回来了。
一年后,咱们国家把相连的边界通道给封上了。不过好在咱俩国家关系铁得很,地方也挨得近,经过那段像冰河一样冷的时期后,现在总算是看到关系慢慢变好的苗头了。
1970年,周总理跟金日成见了面,这事说明咱们两国的关系慢慢变好了。这也意味着,咱们国家总算是走出了60年代那段边境老出问题的外交难关。
长白山究竟归谁,这事儿把咱们国家和周围国家在60年代的那段交往历史都给扯出来了。这里头的问题,那可不是一般的复杂。
我国和朝鲜是邻国,在抗美援朝那会儿,我们两国肩并肩一起跟敌人干仗,跟亲兄弟没两样。咱们国家的志愿军到了朝鲜,不光打仗,还帮忙建了好多公共设施,修了水渠、堤坝、桥梁这些,给朝鲜送去了大堆物资。那时候,咱们出的力流的汗,可都是白给的,没收一分钱。但仗打完了,两国却因为边境那点事儿,有了不少摩擦和冲突。
说白了,国家间的打交道,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看各自的实力咋样。
国家间友谊难长久,地理位置和利益总是引发纷争。要想在国际上站得住脚,不被别人欺负,关键还是得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强大。只有国力提升了,才能在国际交流中保持尊严和地位。
在历史上,中朝两国的交往挺复杂,但1961年他们签的那个《中朝友好合作条约》到现在都还有用。条约里头的三条规矩,把两国的安全和利益紧紧绑在了一块儿。
首先,要是中朝两国中有一方被侵略了,那另一方得毫不犹豫地帮忙,不能要钱。还有啊,两边都不能跟其他国家签啥反对对方的协议。再一个重点就是,这个条约得一直有效,除非中朝两边都点头同意改变,不然它就一直算数。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会儿,朝鲜顶着苏联的不同意,还是伸手帮了我们一把,在军工业上给了支持。这样一来,就算外面封锁得再紧,我们也能摸到点世界顶尖军工技术的边儿。
现在,长白山就像被切成两半,横跨在中国和朝鲜的边境上,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有着这样一种紧密的联系。
咱们在历史、文化和当下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后也肯定会发掘出更多共同的好处,而不是往冲突对抗那条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