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奶爸看楼市新政:政策再好,得先接住生活的暴击
(深夜 11 点,客厅里散落着积木和奶粉罐,我揉着酸痛的腰刷着手机)
“加力实施城市更新”。 可改写为: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这几个字扎进眼里,比娃半夜哭闹还提神。上周刚带孩子去老城区的奶奶家,小区路面坑洼,孩子骑平衡车时险遭摔倒。政策提出对城中村与危旧房加以改造。若能切实施行,老房子将旧貌换新颜,绿化也会得到升级,孩子们在楼下嬉戏也会更安全。但看到 “有力有序推进” 这几个字,我又犯嘀咕 —— 隔壁单元加装电梯扯皮三年了,这 “有序” 得等到猴年马月?
“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这话听着玄乎,拆开看全是钱。新政说要 “严控增量、优化存量”,说白了就是少盖房、多盘活二手房。我最近正琢磨换学区房,中介朋友圈里的老破小突然多了起来。但政策提及的“优化存量收购”,究竟是旨在促使开发商降价出售,还是由政府收购以用作保障房呢?要是前者,说不定能捡漏;要是后者,二手房价格又得被压一头,我现在的房子还能卖上价吗?
“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这词听着美,现实可能是个坑。听说以后新房得按 “层高不低于 3 米”“绿色建筑” 这些标准来,房价会不会跟着涨?上个月看了个新盘,销售拍胸脯说 “好房子不降价”,结果月底就打了 8 折。现在政策鼓励建 “好房子”,但普通家庭的钱包能跟上品质升级的速度吗?
“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这一举措,固然能够盘活市场,然而其中或许潜藏隐患。政策说地方政府可以收购二手房当保障房,这对房东来说是利好。但我朋友去年卖学区房,买家是个炒房客,现在政策打击投资,这类房子还能卖给谁?要是政府收购价太低,房东宁愿空着也不卖,市场反而更僵。
“持续巩固房地产稳定”,这句话让我想起去年的 “保交楼”。开发商暴雷、工地停工的新闻看多了,现在买房就像开盲盒。新政说要 “推进现房销售试点”,这才是真正的定心丸。要是以后买房能像逛超市一样,实地看现房再交钱,至少不用担心烂尾楼。但现房价格肯定比期房高,兜里的钱够不够?
(手机突然响起,孩子在卧室哇哇大哭。我关掉新闻,抱起娃轻轻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