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妻子持续补贴娘家,中国丈夫不堪重负寻求帮助

推荐 04-01 阅读:30 评论:1

五十万,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可是,对于张奇来说,这五十万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这笔钱,是妻子吉莉的弟弟结婚所需的购房款。

吉莉希望张奇能够毫不犹豫地拿出这笔钱,帮助自己的弟弟完成人生大事。

张奇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这已经不是吉莉第一次要求张奇补贴娘家了。

自从吉莉嫁到中国后,她便成为了连接两个家庭的桥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连接中国丈夫的钱包和越南娘家的桥梁。

起初,吉莉每个月只是向张奇索要2500元,说是补贴家用。

张奇念及当初结婚时没有给彩礼,便也欣然同意,权当是给岳父母的养老费。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吉莉要钱的频率越来越高,金额也越来越大。

今天是父亲生病需要医药费,明天是家里种地需要买粮食,后天又是弟弟想要旅游……各种理由层出不穷,让张奇应接不暇。

张奇和吉莉的相识,源于一次越南之旅。

当时,张奇独自一人在越南旅游,却不幸遭遇了“宰客”文化。

他被一个小贩以高价出售了一碗米粉,让他对越南的印象大打折扣。

就在他感到孤立无助的时候,他遇到了导游吉莉。

吉莉的热情和亲和力,让张奇对越南的看法有所改观。

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吉莉的陪伴和帮助,让张奇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旅行结束后,两人坠入了爱河,并迅速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吉莉跟随张奇回到中国生活,成为了一个全职太太。

她照顾家庭,孝敬父母,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只是,她对娘家的持续补贴,成为了这个幸福家庭中的一根刺。

这根刺,随着小舅子结婚买房的需求,彻底扎进了张奇的心脏。

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吉莉要如此无底线地补贴娘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小家庭的利益。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吉莉?

五十万可不是小数目,我们现在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呢,自己都还没买房子!

”张奇试图和吉莉讲道理。

“我们的房子可以先不着急买,先凑出来钱给弟弟买一套房子,毕竟这是弟弟的人生大事。

”吉莉的回答,让张奇感到无比心寒。

“吉莉,我求求你清醒一点吧!

你平时往家里寄钱我都不说什么了,你现在这种行为就是我们中国说的‘伏地魔’!

”张奇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可是我家里就这么一个亲弟弟,在越南,很多远嫁的姑娘都是会为家里补贴的。

”吉莉的理直气壮,让张奇感到无力反驳。

在吉莉的观念里,补贴娘家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她无法理解张奇的抱怨,更不愿意为了小家庭而放弃对娘家的支持。

两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同一道鸿沟,将他们隔绝在两个不同的世界。

就在一周前,张奇还接到了吉莉父亲的电话,要求他为小舅子在中国找份工作,并让小舅子住在他们家里。

张奇虽然心里不爽,但还是答应帮忙物色。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吉莉就提出了五十万买房的要求。

“够了,吉莉!

如果你一直这样子,为你的越南家里考虑,那我们实在是不合适。

我现在的经济范围,已经不足以这样一直补贴你们这一大家子了!

”张奇终于爆发了。

他坐在沙发上,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深爱的女人,心中充满了悲凉。

他不知道,这段跨国婚姻该如何继续下去。

难道真的要为了这点事情,走到离婚的地步吗?

吉莉的“补贴”行为,究竟是文化差异使然,还是她本身的价值观问题?

张奇的困境,又该如何解决?

他们的婚姻,最终会走向何方?

或许,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