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杠”小学生,因一脸“官相”走红无法自拔,现状令人泯然
这个早在小学时期就因为一脸正气,被人称有着“官相”的少年,一度让大家认为他前途似锦。
甚至曾经还因为给市长寄了一封建议信而受到市长的赏识,决定亲自考察。
之后还推荐他做了少先队副队长。
而他如今真的做了“官”吗?结果却让人哗然,不得不感叹一句“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少年得志”。
这个少年名叫黄艺博,于1998年的时候出生于湖北武汉。
实际上黄艺博能够年少成名,其实和他的家庭氛围也有着不小的关联。
黄艺博的父母在当时都是政府的工作人员,而因为自己父亲的影响之下。
黄艺博和其他同龄人不同,小小年纪就开始了解政治,看起新闻联播。
甚至还在父亲的教导之下开始进行写作,随着黄艺博年龄的增长。
也对政治方面有了浓烈的兴趣,也开始有自己的见解,而从那个时候开始。
黄艺博就已经沉浸在了“当官”的乐趣之中。
因为家庭氛围和黄艺博与同龄人截然不同的模样,早在他上小学的时候。
就受到了自己班级老师的赏识,当上了班长,并且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
而在校外的黄艺博也经常在当地的养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他做着和自己年龄不符的事情。
成熟、稳重,甚至从小就有了“官”的思想,也因为这件事情还曾经被《人民日报》报道过。
而黄艺博真正出名是在2011年,一篇大力赞赏黄艺博的报道出现在大家的眼前。
照片中身穿“五条杠”的黄艺博一脸的正气,开始让人夸赞他从小就有着一副“官相”。
也让黄艺博走入大家的视线当中。
当时又正值评选全国十佳少年,而黄艺博也顺理成章的被推举上去进行参选。
甚至最后还成功入围,在他当时那个年纪,“全国十佳少年”的称号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而从那个时候开始,黄艺博就开始参加各种活动,自己的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
哪怕自己上了初中之后依然如此,他将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这些活动当中,在学习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刚刚步入初中的时候其实黄艺博的成绩还是比较稳定的。
毕竟初中的第一个学期,学习压力并不是很大,但是初中也算是一个分水岭。
学习难度会和压力会越来越大,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巩固,去进行学习。
而此时的黄艺博却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了,以至于他最终中考成绩非常糟糕。
不过,还好黄艺博年少成名,凭借着自己的名气和“十佳少年”的成就,黄艺博还是上了一个不错的高中。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高中时代努力一把,刻苦学习,未来的前途还是一片光明的。
而刚开始的黄艺博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可惜,年少成名的他早早的就体验过了“当官”的乐趣。
而他也因此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中学时代的黄艺博依然没有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当中,而是选择了“学生会”。
导致整个中学时代,黄艺博还在扮演着“官”的角色。
也正是因为如此,黄艺博的高中三年成绩一如既往的糟糕,最终连个二本都没有考上。
一直到高考前夕黄艺博才恍然大悟,而此时的醒悟显然已经没有太大的用处。
整整三年的学习任务,他如何能在短短数月达成,虽然年少成名,但是在学习上黄艺博并非是“天才”。
只有他的政治课还算不错,毕竟他从小就开始接触这方面的知识。
而当时也通过了武汉大学的政治系面试,只可惜他的总体成绩实在太差,最终还是没有被录取。
高考失利的黄艺博甚至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当中。
还真是捧得越高,摔得越狠,对于少年时期就成名的黄艺博。网友们看到这个结果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甚至连当初接连几次夸赞黄艺博的报道也开始被人质疑。
黄艺博在这之后就承担着舆论的压力和舆论给他带来的痛苦。
也许是黄艺博的父亲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此痛苦,所以说明了“真相”!
说到黄艺博的成名,真正的契机实际上就是他寄给市长的那封“建议信”。
最终也确实得到了市长的赏识,亲自进行考察。
期间面对市长的提问,黄艺博对答如流,也让市长十分满意。
但实际上这封“建议信”也是被包装过的,舆论发生之后黄艺博的父亲说明了真相。
原来这封“建议信”并非是黄艺博的原创,而是由他的父亲进行润色修改,进行包装之后才寄给市长的。
时间会让人淡忘,哪怕是年少成名的黄艺博也不能例外。
反而是他的“年少成名”或许对他来说就是一把利刃。
让他从小开始沉浸在扮演“官”的乐趣之中,学习上却毫无建树。
本来前途一片光明的他,却因为自己选择放弃“学习”而最终回归普通。
舆论风波之后的黄艺博,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
这个年少成名,被称作一脸“官相”的他,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当上“官”,让人哗然。
也许正是他的家庭氛围和从小的经历,让他度过了一场被人包装过的人生。
在一场“虚假”中度过他整个少年、青年时代,才会有如今的下场吧。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一样,或许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吧。
在一场“虚假”中度过了少年、青年时代的他曾因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
而现在也算是走出去了吧,看看现实,也不是坏事。
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经历,被多少人吹捧,但依然要看清现实。
就像黄艺博,他没能看得清,甚至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到最后耽误了自己,实在令人可惜、遗憾。
信息来源:
抖音-趣知史馆-202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