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做做包包和鞋子就行了,别老想着在高新产业与中国对抗
观察者网消息,欧洲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在瑞典申请破产保护,瑞典副首相向欧盟喊话,要求欧盟提供救助,帮助Northvolt度过破产保护期。
之前,欧盟曾从创新基金中拨出60亿欧元,支持包括电池制造在内的清洁能源行业,但是这笔钱是用于初创项目的,Northvolt这种成立近10年的企业不属于这个范围。
现在瑞典方面就盯上了这笔钱,说如果欧盟只补助初创企业,那么欧洲的清洁能源产业将被中国掌控。
Northvolt这家企业创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抗中国,结果事实证明,根本就不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也就是说,即便欧盟提供资金救助,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你就没那个能力,救活了也只能苟延残喘,依然无法与中国对抗。
Northvolt
Northvolt为何失败?
Northvolt的失败,归根结底是欧洲产业政策的失败。表面上看,这是资本投入与市场竞争的失利,实际上却是欧洲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结构性弱势暴露无遗。
成本问题是Northvolt难以逾越的障碍。无论是原材料采购、生产效率,还是供应链完整度,欧洲都远远落后于中国。
而在技术和市场之间,也存在巨大的断层,Northvolt虽然获得了大量补贴,但在核心技术、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市场拓展上始终无法匹敌中国企业。即使在政策扶持下,它也只能依赖少数欧洲车企的订单,市场竞争力极其有限。
更关键的是,欧洲的政策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是寄希望于通过补贴和保护主义堆出一个本土电池产业。事实证明,仅靠财政输血是无法改变产业格局的,真正的问题在于,欧洲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成本优势和技术沉淀来支撑这个产业。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无论给Northvolt注入多少资金,它都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存活,更谈不上与中国竞争。
Northvolt
欧洲自己的问题
现在,瑞典喊话欧盟,又打起了中国牌,好像提到中国天上就会撒下欧元似的。
但现实是,欧洲自己才是新能源产业衰败的罪魁祸首,而不是中国的崛起。欧洲如果不反思产业政策的根本问题,Northvolt倒下之后,还会有更多的Northvolt倒下,欧盟现在要补贴初创企业,但欧洲无法避免初创公司重蹈覆辙,这是整个欧洲的产业和供应链的问题。
不管是扶持新的,还是拉一把已经垮掉的企业,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指望企业自己突然就起飞了,完全是痴人说梦。
欧洲奢侈品品牌
欧洲做做包包就好了
现在欧洲和美国都一样,制造业空心化,都希望制造业回流,并且对中国普遍有一种嫉妒的心态,甚至将中国遭到围堵认为是中国自己的问题,如果中国制作鞋子、工业品,至多代工组装一下手机、笔记本电脑,就不会遭到打压。
现在这个话,对于欧洲来说倒是更合适,欧洲人不是喜欢做奢侈品吗,还有服装设计什么的,甚至有人一度干到了世界首富,既然欧洲有这样的基础,有这样的能力,专注发展这些产业就行了,在这个赛道上,欧洲无人能及,就别老想着在高新产业与中国对抗了。
网友评论
-
2025-03-18 15:53:28
欧洲靠搬运中国知识享受了400年红利,该回归历史本位了
-
2025-03-19 17:42:32
它们全套自动化热备全是宁德时代的,别问为啥知道,[呲牙笑]
-
2025-03-19 17:40:47
这样跟你说吧,除了厂房跟一半工人是欧洲产的,所有配套设备全是我们的,欧洲这个所谓的最大电池厂,不死都对不起它们奇葩的脑路,一是用电环保用电水电,瑞典啥地方冷的要死电力不足不能正常交货。更奇葩的是它们的工人,不能管也不能说,一盘撒沙,装电芯的货箱工人哪来装私人物品,造成后段工序三D测高仪无法正常过站,这还都是小事。它们这个工厂能工作一段时间全靠我们过去的工人撑着,指望它们的人,一天能做两个电池包都是奇迹,不死对不起它们[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