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九华山一尼姑绝食7日圆寂,死后坐缸3年,尸身女性特征全无
1999年1月份,九华山上的通慧禅林发生了件让全国都震惊的大事——中国第一座由女性比丘尼修成的肉身佛像出现了。
大家心里都嘀咕,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冒出来的?会不会跟她死前那七天,啥也不吃不喝,就一个劲儿地念经有关呢?
就在大伙儿琢磨这事儿的时候,又发现尸体上有个奇怪的现象——原本该有的女性特征,竟然全都不见了。
这到底是为啥呢?
【出身显贵】
1911年那会儿,辽宁沈阳的姜家乐呵呵地迎来了个小闺女,后来他们就给她起了个名儿,叫姜素敏。
姜素敏是家里的独苗,从小就被家里人宠着惯着。但就算是这样,生在封建社会的她,还是没能躲过缠足的悲惨命运。
姜素敏的爸妈吧,虽然坚持让她裹脚,但在文化教育这块儿还算挺开通。在姜素敏还很小的时候,家里就请了个私塾老师来,教她弹琴、下棋、写字、画画这些。
转眼间,姜素敏就长到了8岁,这时候她妈常带她出门溜达,她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寺庙。
姜素敏头一回迈进寺庙那刻起,佛学就像磁石一样吸住了她。她老想找机会偷溜出门,往寺庙里钻,就为了听和尚们讲经说法。那些和尚也挺大方,不光教她怎么念大悲咒,后来还给了她几本佛经,让她带回家慢慢看。
姜素敏特别看重那几本佛经,整天都拿着它们,翻来覆去地看。有时候,她还会跑到院子里,大声地念出来。
姜素敏对佛经痴迷得很,她爸妈虽然心里头有不少抱怨,但谁让她是家里的宝贝疙瘩呢,最后也就随她去了。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姜素敏就出落成了个大姑娘,她爸妈开始琢磨起给她张罗婚事的事儿了。
姜素敏心里头跟爸妈的想法合不来,她特别想过那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所以,一听到爸妈要给她张罗亲事,她心里头就直犯嘀咕,特别不乐意。
但说到底,封建社会就是那副老样子,爸妈说啥是啥,姜素敏没办法,只能点头——她被爸妈嫁给了吉林通化一个挺有名望的家庭。
【弘扬佛法,治病救人】
姜素敏结婚后,就像被婚姻的担子压得喘不过气,整天被家里的各种小事缠得团团转。更让她头疼的是,婆婆老是在旁边念叨,催着她赶紧生个孩子。
姜素敏心里那股火再也憋不住了,她不想再这样憋屈地活下去。等老公出去做生意,好久没个信儿回来,她一咬牙,决定离开这个让她透不过气来的家。
1940年那年的秋天,姜素敏悄悄地溜达到了山西的五台山,直接奔了显通寺,决定剃发当和尚,然后还给自己起了个法号,叫“仁义”。
庙里的日子安宁又自在,慢慢让她的心伤愈合了。瞧着那些信徒们真心跪拜,耳边回响着佛乐声声,仁义师太心里头有了个主意——她要传扬佛法,还要学医来帮助别人,打算这辈子都为佛学活。
姜素敏每天都会很认真地到观音像前读佛经,想真正弄懂里面的意思。在读经的同时,她还得钻研医术。
要真懂药草的功效,她豁出去了,像神农一样亲自尝百草。不光如此,研究针灸那会儿,她还拿自己当试验品,扎针练手。结果,那会儿她全身上下都是针眼。
然而,这些难题并没有阻挡她前进的步伐。就凭着她凡事亲力亲为的这股劲儿,没过多久,姜素敏的医术就精湛到了极致。
从那以后,姜素敏觉得庙里已经没啥新东西可学了,心里琢磨着得再往前迈一步。她准备了一阵子,就下山去,四处游历,增长见识了。
走了一大圈路之后,她终于又回到了沈阳,回到了那个她从小长大的家。当她爸看到她女儿已经剃发当了尼姑,心里头虽然气得不行,但一想到这是她亲闺女,最后还是原谅了她。后来,听说闺女想好好钻研医术,她爸二话不说,就把姜素敏送去了沈阳中医学院,让她能接受更正规的学习。
苦读了四年医书后,她终于学到了真本事,医术相当了得。这回,她开始出门给人看病,还到处传授医学知识。
1950年,瞅着美国佬那么嚣张,咱们这边也毫不犹豫地派兵去了朝鲜打仗。
后来仁义师太听说这事儿,立马就坐不住了,赶紧去找当地的征兵头头儿,想要去前线——到了1951年,她拿到批准后,就跟着志愿军的大部队去了朝鲜战场。
那时候打仗条件特别差,仁义师太经常是吃了这一餐,下一餐就没着落了。不光肚子填不饱,身上也穿不暖,老是被冻得直打哆嗦。
但这些重重困难,哪能难得倒满怀忠勇之心的仁义师太呢?
他不仅老是冲在最前面抢救受伤的人,而且之后还会连续不断地、不分白天黑夜地给他们治疗。
正是这种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性格,让她在一次救援行动中受了伤。当她看到自己左手手腕鲜血直流,却没有把宝贵的药品用在自己身上。她只是简单念了几句大悲咒,做了下包扎,就又一头扎进了救援工作里。这样的日子,仁义师太一过就是整整三年。
三年后,仁义师太回到了久违的故乡,接着根据上面的指示,前往吉林通化的206医院,继续她的医疗工作,救死扶伤。
不过由于老百姓的日子才刚刚安稳下来,所以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根本掏不起看病的钱。
知道这事儿后,仁义师太心里头特别难过,接着她就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更紧了,抽空去给人免费看病。
在好多年的免费给人看病后,1983年,仁义师太到了九华山。她觉得这儿挺适合修炼,就住进了菩提阁。
一开始,仁义师太来了,宽修师太别提多开心了,两人很快就住到了一起。之后,她们经常一块儿聊起佛学上的事儿。
但后来,仁义师太因为在佛学上有很深的功底,所以她和宽修师太收到的香火钱差距很大。
从那以后,他们俩老是因为这事儿吵架,搞得仁义挺头疼的,后来干脆就不想再纠缠了,开始琢磨着换个地方——这时候,通慧禅林映入了她的眼帘。
【重修禅院,普度众生】
尽管这个地方因为长时间没人管,已经变得又破又旧,但它那份清幽安静的氛围却让仁义特别喜欢。于是,仁义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攒了好多年的钱拿出来,打算好好修缮这里。
1988年,忙活了两年多,四处奔波忙碌,通慧禅林终于大变样了。
通慧禅林盖好以后,她就一门心思扑在传扬佛法、治病救人上。后来,哪怕裹脚疼得厉害,她也坚持带着弟子们下山去讲课。这一路,她们走过了安徽、河南好多地方,还自掏腰包,修了好几座庙。
1995年4月份,仁义不顾自己身体有病痛,还是回到了通慧禅林,接着给人看病治病。
11月份某天,她把弟子们都叫到一起,安排了自己离世后的一些事情。她特别叮嘱,等她打坐入定七天后,得把她的身体放进那个已经备好的大缸里,然后封起来三年。大家听了都很吃惊,但仁义大师的态度非常强硬,没有商量的余地。于是,这位85岁的老人家,面带微笑,双腿一盘,就这么安静地开始了她最后的修行。
11月28号那晚七点钟,仁义师太在念完整本大悲咒之后,就安详离世了。她之前跟弟子们说过,想走后被放进缸里,弟子们就照做了。
到了1999年1月2日,三年又两个月过去后,她的弟子依照她生前的吩咐,把那只大缸给打开了。大家一看,大师的身体虽然干瘦,胸部也平了,但皮肤还是好好的,脸上带着笑容,五官也很清楚,坐得端端正正,两只手就像拿着针线在绣花一样,表情特别平静......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这真是一具没腐烂的完美尸体!而且,这还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女性高僧的不腐肉身!
仁义大师这辈子从没怕过困难,一直勤勤恳恳,她真是个心地特别好的人。现在,她的遗体还在通慧禅林里被大家供奉着,这就是她聪明和做好事的最好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