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四军最强的第四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一将,为何会被处理?

娱乐 04-11 阅读:17 评论:0

【01】

全面战争打响后,国共两边开始联手,政治层面上都认南京国民政府做中心领导,军事上呢,红军就改了编制,归到了国民革命军里头。

在长征结束后,陕北那边的三支主要红军队伍被整编成了八路军,而在南方八个省份里留下来的红军游击队呢,就被重新组建成新四军了。

虽然表面上达成了合作,但蒋介石心里还是不愿意看到我们党发展壮大,因此在后勤编制上,他一直给八路军和新四军设置障碍。

说起新四军,咱们也来聊聊。八路军的事儿咱们就先放一放。新四军,这支队伍咱们也得好好说说。他们跟八路军一样,都是咱们中国的抗日英雄。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那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咱们中国的独立和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畏强敌,奋勇杀敌,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敌后,都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新四军的战士们,个个都是铁血男儿,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所以说,新四军的事迹,咱们也得铭记在心。他们为了咱们中国的未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咱们得时刻记住他们的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咱们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刚开始商量的时候,我们党这边打算在新四军的名头下,分成两个队伍,用上正规军的编号。

不过,国民政府并不买账,他们觉得新四军力量太小,不愿正式编入序列,只能让新四军顶着游击队的名头。这样一来,新四军就被分成了四个支队。

陈毅担任的是第一支队的头儿,张鼎丞是第二支队的指挥官,张云逸挑起了第三支队的大梁,而高敬亭呢,他就是第四支队的司令员。

通常来讲,编号靠前的部队往往意味着是精锐之师,但新四军是个例外。它的一、二、三支队战斗力并不强,反倒是第四支队,那才是真的厉害。

为啥这位第四支队里最厉害的司令员后来会被处分呢?高敬亭这事儿,到底谁对谁错呢?

【02】

要说新四军刚成立那会儿,第四支队可真是顶呱呱,实力最强这事儿,一点不假。论人数、装备,还有打仗的本事,第四支队都比其他三个支队高出一大截。

直接说吧,第四支队实力超群,完全有能力与前三个支队一一较量,不落下风。

前面的三支队伍里,陈毅带的那支第一支队,人数也就一千出头。可他们的装备挺紧缺,十个人才分得到一把枪。

第二支队有一千八百多人,看上去人数挺壮观的,但枪支却严重不足,差不多十几个人才能合着用一把枪。

第三支队情况稍微好点,总共有2100人,手下管着第五团和第六团。大致上,两个人才能分到一把枪,另外还有两三挺机枪撑场面。

看看这人数和手里的家伙什儿,你就能明白新四军刚成立那会儿,头三个支队过得有多艰难。说白了,大部分人手里头拿的还是大刀和长矛呢。

不过第四支队可不一样,它本来就是一支正规的军队,起初是红28军改编过来的。

在长达三年的游击战里,红28军始终没散架,保持着原有的队伍。同时,高敬亭还拉拢整合了一些其他的游击小队。

这样一来,第四支队在刚开始整编的时候,人数就涨到了 3100 多号人,手下管着第七、第八、第九这三个团,人数加起来跟一三支队加一块儿差不多了。

重点在于第四支队,这可是红军的主力军,他们手里的火力更猛,武器装备远远超过了前三支队伍。不光是普通的枪支弹药充足,就连手枪团和直属部队都配齐了。

在新四军刚开始重新组队的时候,得说说第四支队,他们的打仗能力真的挺强,差不多顶得上新四军里另外三支队伍的总和了。说实在的,要是真比起来,第四支队单挑前三支队伍,那都不在话下。

为啥红28军的头儿高敬亭,后来成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却遭到了不公的对待呢?说起来,这也跟第四支队特别能打、实力超强有点关系。

【03】

有人讲,假如高敬亭那会儿没被害,那“皖南事变”过后,新四军军长的位子可能就轮不到陈毅来坐了,而会是四个支队里头,那个既最强悍又最会打的高敬亭来当。

粟裕还没崭露头角那会儿,新四军里最能打硬仗的,要数高敬亭无疑了。

高敬亭1927年投身黄麻起义,开始革命生涯,后来一步步担任起光山县苏维埃政府的头儿,还当上了光山独立团的团长以及光山游击师的师长。

1932年,高敬亭因为在光山单枪匹马组建队伍的出色表现,被提拔进了红军的主力部队。他后来还担任了重新组建的红二十五军里的75师政委。

红军长征结束后,红二十五军经过重组也得搬家了,说的就是徐海东他们带的那帮红军主要队伍要挪窝。这时候,高敬亭就站了出来,他成了鄂豫皖那边看家的人。

高敬亭借助皖西和鄂东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力量,新组建了一支队伍,叫做红二十八军。这支新队伍人数虽然不多,只有一两千人,但他们却异常勇猛。他们用这么点儿人,竟然拖住了国军近十万人,还多次把前来围剿的国军打得落花流水。

毛泽东后来对高敬亭在大别山根据地采取的游击战术给予了极高的赞扬:

高敬亭带着红二十八军,人数不到两千,却在大别山里跟国民党17万大军周旋,硬是把他们拖住了。这一举动,对红军长征可是帮了大忙,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敬亭不光实战厉害,他还自己琢磨出一套游击战的法子,归纳了个“三大三不大”的规矩:

要是敌人情况摸得清、地理环境有利、能缴获不少东西,那就打;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别打;要是伤亡会很大,那同样不能打。

实话实说,要说南方八个省里哪支留守红军游击战打得最溜,战果最亮眼,那必须得提大别山的高敬亭部队。

红28军在留守红军里崭露头角,实力超群,说是最厉害的队伍也不为过,稳稳戴上了留守红军的头号荣誉。

【04】

到了抗战那会儿,新四军刚开始抗日那会儿,高敬亭带着的第四支队,战绩那叫一个出色,数他们打得最漂亮。

1938年3月份,高敬亭带着他的第四支队跑到了皖东和皖中地区。到了5月12号那天,第四支队的二营头头黄仁庭,领着队伍在蒋家河口给日军守备的小分队来了个突然袭击,那队日军有25个人呢。可神奇的是,咱们这边儿一个人都没受伤,全须全尾地打赢了这场仗。

这场仗让我们一战扬名,说实话,就连八路军的平型关那一仗,咱们的人牺牲和受伤的都比日军多。可蒋家河这场战斗,虽然规模不咋地,但咱们愣是做到了自己这边一个人都没受伤没牺牲。

蒋介石特地给新四军打了电话说:“你们新四军第四支队在蒋家河口把敌人给打退了,真是让人欣慰啊。”

后来,高敬亭带着他的第四支队不停地向日伪军发起攻击,他们打了好多仗,大的小的加起来有几十次。就这么着,第四支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最后超过了一万人。

这位新四军里的头号战将,在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可为啥最后却在自家队伍里的争斗中,不幸被错杀了呢?

高敬亭遭遇不幸,背后的缘由挺复杂。

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他性情倔强高傲。在大别山的游击战斗岁月里,高敬亭因为远离了党中央的直接领导,少了组织的监管,慢慢就变得一意孤行起来。

高敬亭在新四军里老觉得自己比其他三支队伍牛多了,所以他那脾气大得很,不太乐意听别人的调遣和安排。

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党中央已经慢慢重新掌握了对新四军的领导权。党领导军队,这是我党的根本原则,是坚决不能改变的。

最终,高敬亭频繁地把延安派来的政委和其他干部边缘化,还直接提出要让延安派来的政委郑位三等人离任。

这让不少同志对高敬亭产生了误解,觉得他的做法有点像军阀主义那一套。

另外,说到以前土地革命战争那会儿,高敬亭老爱搞肃反那一套,就连游击战争期间也没停下来,反而把“肃反”搞得更过了头,结果误杀了不少红军战士,因此结下了不少梁子。

另外,高敬亭在新四军那会儿,就是不愿意听叶挺让他往东走的指示,结果把叶挺这位军长也给惹毛了,对他意见多多。

最后,高敬亭身边最信任的人,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和政治委员曹玉福背叛了他,这事儿直接把高敬亭给逼到了绝境。

军部把四支队的连级以上干部都喊到了青龙场开会,会上列出了高敬亭的四大过错。项英和叶挺这两位大头头,都点头同意了对高敬亭的处理办法。

6月24号那天,新四军上面的人决定把高敬亭给处决了,用的是枪决的方式。

【05】

说实话,高敬亭确实存在一些毛病。他爱一意孤行,对从延安派来的政委不怎么待见,老是想把人家排挤走,而且还不怎么听指挥。

然而,这些事儿压根儿不够把一个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直接送上断头台。那时候,延安那边发话,也只是让高敬亭去延安进修,压根儿没提要取他性命。

事后,周恩来直接跑到了新四军的大本营,他当面跟叶挺和项英要个解释:

高敬亭招募想革命的人,购买战马支持革命,这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我们自己辛苦打下的地盘,为啥要拱手交给国民党呢?

这件事对新四军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徐海东只好火速返回新四军,担任四支队的指挥官,来安抚大家的情绪。项英、叶挺、张云逸、邓子恢等人也都纷纷进行了自我反省。

但是,由于种种缘由,对高的昭雪事宜一直被拖延着,没能尽早进行。

到了1977年4月27号那天,解放军的总政治部出了个正式通知,给高敬亭翻了案,说他们觉得高敬亭的贡献比过错要多。

到现在,高敬亭已被正式认定为革命烈士。他曾经的上级,徐帅,亲自为高敬亭纪念馆写了题字:

鄂豫皖的武装斗争从未停歇,大别山的辉煌功绩将永远留在历史书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