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大V”司马南偷税被罚926万 税务部门:莫让“口头爱国”遮蔽纳税责任
导语:2025年3月21日,网络“大V”司马南因偷税被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追缴并处罚款共计926.94万元。这名以“爱国”言论著称的公众人物,被曝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非法手段逃税,与其公开宣扬的“正能量”形象形成巨大反差。案件曝光后,司马南回应称“低头认罪,不求原谅”,却将责任归咎于MCN公司未代缴税款。舆论直指: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依法纳税才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案件核心:隐匿收入与虚假申报
五年逃税超500万元
经查,2019年至2023年间,司马南通过隐匿个人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462.43万元;其控制的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则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税务部门依法追缴税款并加收滞纳金、罚款,总额达926.94万元,目前已全部入库。
大数据精准“破案”
此次案件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线索。近年来,税务部门通过AI和大数据技术构建监管网络,形成“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公开曝光”的全链条治理模式。律师指出,司马南可能通过私人账户转移收入、签订“阴阳合同”等手段逃税,而“逃税金额50万元以上即可被认定为数额巨大”。
司马南回应:甩锅MCN还是真反省?
“轻信合作方”的自辩
司马南通过工作人员回应称,其6年合作MCN公司仅获得600多万元酬金,却因对方未履行代缴税款义务导致被罚,“教训沉痛”。然而,法律界人士强调,纳税主体始终是个人,合作方代缴协议不能免除纳税人法定义务。
账号停更与禁言风波
早在2024年11月,司马南的微博、抖音等平台账号已停止更新。其称,税务部门在账号被禁言时已介入调查。外界猜测,此次事件或与其长期争议性言论引发的监管关注有关。
社会追问:爱国人设为何崩塌?
言行不一的“双面人
”司马南以“抨击西方”“弘扬爱国主义”积累大量粉丝,但其偷税行为暴露了“口头爱国”与“损公利己”的矛盾。红星新闻评论尖锐指出:“健康的舆论场绝不允许一边吆喝大义,一边损害公共利益”。
网红经济的税收漏洞治理
从明星到网红,近年税务部门持续加强高收入群体监管。2024年底,《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平台报送从业人员收入信息,封堵“流量变现”背后的逃税空间。
结语:司马南的偷税案不仅是一起个体违法事件,更是对“网红经济”社会责任的一次拷问。真正的爱国,需以守法为基石。正如税务部门强调:“公平公正的税收秩序不容破坏”。在全民监督与技术监管的双重压力下,任何“左手赚流量、右手玩财务魔法”的行为终将无处遁形。
网友评论
-
2025-03-22 20:24:40
这就是司马南的所作所为?嘴上高喊爱国却偷税漏税这么多?!这不是两面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