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颜世魁:69岁仍与九旬老母相依为命,半生坎坷让人心酸
“我这样的,别耽误人家姑娘。”
颜世魁蹲在片场路灯下,仰脖灌了一口二锅头,脸上挂着自嘲的笑容。
这一幕发生在2002年,他46岁,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红遍大江南北的俊俏小生。
,即便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他的故事却依旧让人唏嘘不已。
1956年,颜世魁出生在内蒙古一个文艺世家。
曾祖父是通辽二人转剧团的“台柱子”,父亲是文工团的演员,家里糊墙的报纸都印着戏文。
这样的环境里,他三岁就能跟着收音机唱整段《智取威虎山》,逢年过节亲戚们最爱看他表演“就地十八滚”。
1978年恢复高考那年,整个内蒙古草原都沸腾了。
当时正在乌兰牧骑当舞蹈演员的颜世魁,听说北京电影学院要来长春招生,连夜扒上运煤的火车往考点赶。
到了现场,他傻眼了:4000多人乌泱泱挤满操场,可录取名额只有4个!
考试那天,他穿着借来的白衬衫,硬是凭一段即兴的“草原牧马舞”征服了考官。
后来他总说,那天要不是鞋带突然断了蹲下去系,可能还注意不到地上有块红砖头,临时加的那个“拾砖砌墙”的动作,反倒成了点睛之笔。
刚毕业那会儿,颜世魁可是实打实的“顶流”。
拍《天山行》时,他骑着军马在零下20度的雪原上狂奔,冻得鼻涕结成冰溜子都舍不得用替身。
电影上映后,文工团的女兵们排着队给他写信,最多一天收了263封情书。
可偏偏这时候,他接了部要在深山拍半年的戏。
等揣着攒的粮票回来找心仪的姑娘,人家早嫁作他人妇了。
要说最可惜的,还是那个开饺子馆的北京大妞。
有年冬天剧组分吃饺子,姑娘愣是站在雪地里等了他三个小时,保温饭盒揣在棉袄里捂着。
可那天他在拍跳冰河的戏,等收工跑出来,姑娘的辫子都结满冰碴子。
后来他总念叨:“要是当时跟导演请半小时假......”可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
88年父亲病重那会儿,颜世魁正在海南拍戏。
接到电报时台风封了航线,等他辗转回到老家,父亲坟头都长草了。
这事对他打击太大,直接退出演艺圈下海经商。
可演员和商人隔行如隔山,他开饭店非要亲自掌勺,结果把“宫保鸡丁”炒成“宫保辣椒”;搞桑拿房又坚持用真松木装修,成本高得吓人。
最惨的是98年投资房地产,刚好赶上亚洲金融风暴,赔得连结婚用的金戒指都当了。
2002年重回影视圈时,46岁的颜世魁早没了当年的俊俏模样。
有次拍《案发现场》,他演法医要背大段专业术语,NG了二十多次。
收工后他蹲在片场路灯下背台词,道具组老王看不过去,塞给他半瓶二锅头:“老颜,你这岁数该在家抱孙子了。”
他仰脖灌了口酒,嘿嘿直乐:“我这样的,别耽误人家姑娘。”
如今他接戏有三不原则:不演亲热戏、不接长期驻组、不过问片酬。
说白了,就是放心不下家里老母亲。
有回去横店拍戏,他愣是每天赶最晚航班回京,就为给老母亲热杯牛奶。
剧组人都说他轴,可谁知道他枕头底下永远压着速效救心丸——92岁的老太太去年摔过一跤后,他再不敢离家超过24小时。
如今,69岁的颜世魁依旧与九旬老母相依为命,每天清晨都要搀扶着老母亲在小区遛弯。
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活得比谁都小心翼翼。
,即便生活如此坎坷,他依旧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和对母亲的孝心。
颜世魁的故事,或许没有大起大落的戏剧性,但正是这种平凡中的坚韧,才更让人心生敬意。
谁能懂,颜世魁的含金量还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