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微博已沦陷!从“军哥”变成讨伐的声音,舆论压力来得太快

社会 04-02 阅读:0 评论:0

人红是非多,雷军又摊上事了!

愚人节当天,大家都被一则消息疯狂刷屏。

小米SU7在高速路上燃爆了!而且是两天前的事,愚人节才上了热搜。

出了这档子事,网友纷纷涌入雷总账号的评论区,开启了新一轮的“讨伐”。

从前是一口一个“雷总”“军哥”,如今却变成了满屏的质问,这舆论的两极反转,也太快了。

我翻了下时间线,特别魔幻:

3月28日,雷军晒出了在武大的宣传片,当时还被夸上了热搜。

评论区都说雷军有霸总风范,千亿总裁当车模,一点也不逊色,年近五十的男人,居然还有一丝丝少年气质,评论区都是夸奖。

之后的动态,雷军也一直在分享小米汽车的新动态,大家对小米汽车的发展也是期待满满。

直到今天,情况急转直下,一帮人冲到雷总微博底下,把“军哥良心”的留言全刷了下去,现在满屏都是“车门打不开给个说法”,以及各种批评。

小米官方倒是反应挺快。第一时间出了声明,但是依旧无法消除那些质疑的声音。

这次事故,算是给所有“流量型公司”上了一课。

留几手也说过,一个人被捧得太高了不是好事,因为互联网得流量反噬太快。

小米造车的路子大家早就看明白了:发布会对标保时捷,定价蹭特斯拉,营销玩“性价比情怀”,前期靠米粉和路人缘把热度拉满。

SU7上市时全网段子满天飞,前期营销多猛啊,全网玩梗“年轻人的第一台保时捷”,连车圈外的人都来围观,不知羡煞了多少友商。

但问题就在于:流量这玩意儿,能给你送订单,也能给你送刀子。

去小米靠“和用户做朋友”的营销横扫手机圈,但汽车不是手机,用户对安全的容错率基本为零。

小米官方已经出了调查结果,后续应该会有进一步的通告,但信任危机已经刹不住车,这就是流量的副作用,它可不管真相有没有迟到,反正情绪必须先到。

其实,该补这一课的不止是小米,很多新能源厂商,也该借这次事件,进行一个反思。

都说配置第一,车企卷屏幕、卷智驾、卷冰箱彩电没问题,但是有些基础配置不能翻车,这才是重中之重。

小型家用电器还有使用说明书,何况是电车这种大型“移动电器”,各大车企应该配备一个详细的保命说明书,将可能遇见的危险情况,一一列举出来.

如何应对也要提供详细的方法论,或许就能避免很多悲剧。

三名年轻生命的消逝令人痛心,也再次为智能电动车行业敲响警钟:再炫酷的科技、再成功的营销,若无法在危难时守护生命,一切光环都将黯然失色。

期待调查结果早日公布,给家属和社会一个负责任的答案。

信息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