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七八次,女孩出租自己,看尽酸甜苦辣
“95 后” 成都女孩王静又 “结婚” 了,最忙时一年能 “嫁” 七八回。这些婚礼分布城乡,王静每次都身着婚服,全心投入喜庆氛围。有一回,婚礼现场摆了 300 多桌,全村人都来了,流程简单到没有司仪,男方父亲致辞后便开席。可台下宾客不知,这是场 “假结婚”,台上新人相识不过几天,王静是租来的 “假新娘”。
扮演他人生活中的角色,正是王静的职业 —— 生活演员。他们应雇主需求,进入现实生活,扮演父母、伴侣、朋友等各种身份。厦门人陈东是位兼职生活演员,主业是汽车陪练教练。一次偶然,他在社交平台发帖出租自己,接到一单扮演 “女友” 的活儿。见 “家长” 那五天,他早起做饭、晚上煲汤,帮忙做家务,还贴心关怀 “女友”。这让 “女友” 母亲十分满意,放心回了日本。可母亲一走,陈东便匆匆飞回福建,那几天的劳累让他直呼 “受不了” 。
为了让雇主家人满意,生活演员们会和雇主共同打造 “完美形象”。陈东会按女孩准备的剧本应答,注意给雇主 “留退路”。王静的准备则更细致,雇主会给她全新身份,她便提前背诵信息,还建了客户档案库,每次合作前都复习 “人设”。她还会根据雇主要求调整穿衣风格,迎合长辈喜好,巧妙应对各种问题。
找生活演员的客户,大多面临现实压力。28 岁的张艳因亲戚催婚,又想收回随出去的份子钱,便萌生租演员办酒席的想法。而 40 来岁的黄英,常以 “母亲” 身份,帮年轻女孩应对婚姻难题。
王静是 2018 年因朋友请她假扮女友见父母,发现了生活演员这个职业。八年来,她频繁 “结婚”,见家长次数多得数不清,订单多集中在节假日。生活演员业务里,过年时扮演男女朋友最火爆。经纪公司负责人李宇称,年前能接到 1000 多单。
但这个行业没有统一收费标准,中间商通常 “看人报价”。王静刚入行时每天收费 600 - 800 元,现在涨到 1500 元,节假日价格更高。随着市场供给增加,竞争激烈,低价竞争、同行抢单、骗子混入,让接单愈发困难。
生活演员们行事低调,因为一旦身份暴露,不仅影响接单,还可能引发声誉问题。毕竟这份工作本质上是欺骗,售后也难保障。生活演员群体人员复杂,早年租友还出现过性交易乱象。王静就曾遇到雇主提出过分要求,只能放弃尾款离开。
王静是个 i 人,这份工作让她疲惫不堪,还改变了她的婚恋观。她也无法向家人坦白职业,只能谎称在普通企业上班。在这个行业,谎言一个接一个。张赫扮演的情侣关系,用假结婚证和 “流产” 谎言持续至今。不过,黄英也因这份工作,收获了 “女儿” 的情谊,王静也结识了不少朋友和友善的 “假公婆”。他们在真假交织中徘徊,用善意谎言应对复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