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说他的快递兄弟能拿5000多的退休金,我看了觉得很感动
是的,很感动,我要用“感动”这个词。
管理从来都不是温情的,理性常伴随着冷酷。但刘强东能从2007年起就如此待快递小哥,让他们今天能有这样的保障,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即便刘强东发朋友圈说这是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事有一定的商战公关意味在内,但这件事情本身确实是很了不起的,应该得到大众的赞扬和肯定。他的同行们——那些同样有实力为员工购买社保的企业们,理应跟进学习,为社会树立好的榜样。做企业不仅仅是为股东创造财富,同时也要尽力让员工有更多获得感。
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来,中国涌现过无数商业英雄,但很多人在创业初期的第一桶金有些不清不楚。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各种打破规则野蛮生长,导致很多企业家早年经历复杂,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污点。但刘强东的创业确实是少见的非常正面、非常阳光、非常有励志性的故事。
刘强东出身农村,家境贫寒,凭着自己的努力在1992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去北京时揣的500元钱是亲戚朋友乡亲们凑的。没有背景的农家子弟,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名校,清清白白开启奋斗之路,这是第一步。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用毕业两年攒下的一万多块钱在中关村海开市场租了一个4平米的摊位,靠一台二手电脑和二手三轮车,一个人打拼开始创业,干起了典型的线下渠道生意:在柜台进货,在柜台卖货,批发零售都做。当时的中关村鱼龙混杂,卖假货卖高价的比比皆是。刘强东做生意的特点却一是只卖正品不卖次品水货,用质量赢得客户信任;二是坚持明码标价甚至拒绝还价,用公道的价格赢得客户信任;三是给客户开发票,用规范赢得客户信任。工商局曾经查过他三天,结果是没有逃税、没有水货。在那个年代这实属难得。这是清白创业的第二步。
多年以后,当中关村大大小小的电脑城纷纷陷入困境、很多人说它们是被京东等电商巨头干死的,刘强东则毫不留情的评论:“其实不是京东们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的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2003年,非典疫情导致线下零售生意停滞,无奈之下,刘强东和他的员工在CDbest论坛上发帖子卖产品。当时还是论坛时代,这个论坛的版主留言说了句京东是他认识的唯一一家不卖假光盘的公司,帮助他们从网上获得了第一批客户。从此,刘强东开始重视线上销售。
2004年1月1日,京东的多媒体网站正式上线。那时的京东网站非常粗糙和低级,甚至曾有黑客在网站上留言“京东网管是个大傻瓜”。他们就是在这么低的起点上开启电商之路的。从线下转到线上,继续坚持正品质量、公道价格、规范运营,这是清白创业的第三步。
2007年,刘强东的京东开始自建物流体系,有了最早的一批快递员工。当时,京东快递员工的待遇和收入都要比其他同行要高一些,比如在炎热的广东,京东快递站宿舍里有空调和热水器,生活条件更好。很早就开始给快递小哥买社保更是难得!
很早就开始为员工缴纳社保,甚至全额足额承担所有费用,这是刘强东清白创业的第四步。真的没几人能在社保上做到这一步。
这么多年来,唯一能算刘强东个人比较大污点、不清白的,应当是发生在美国的明州事件吧。
其实,当年沸沸扬扬的那件事,综合双方提供的各种文字、视频、录音资料,现在已经比较清楚,说男方蓄意强奸、说女方设局仙人跳都立不住脚,基本上就是一起男方好色失德、女方半推半就的酒后乱性事件。或许女方多了一些勉强犹豫,但如果没有那位男志愿者的半夜报警,这大概率也就是一桩不为人知的私事。
如今,人家当事人们都翻篇了、男主妻子也原谅了,女主也和解不再提了,我们这些局外人更不必揪着此一私事贬损人一辈子。多想想刘强东的好,多给他点几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