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取消小

大章章品味 2025-11-15 05:39:43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取消小包裹免税的政策。明眼人都清楚,这主要是针对涌入欧盟的中国廉价商品。 所谓的“取消免税”,说白了就是给价值低于150欧元的中国小包裹套上“征税枷锁”,连一欧元的商品都逃不过。 欧盟嘴上喊着“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实则是自家企业扛不住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冲击,才急着筑起贸易壁垒。 数据不会说谎,2024年欧盟46亿件低价值进口包裹里,91%都来自中国,每天有1200万件中国小商品飞向欧洲市场,这样的规模让欧盟本土产业坐立难安。 这场政策调整最讽刺的是,受伤的不只是中国卖家。 欧洲消费者以后买同款T恤、数码配件,要多掏关税钱,相当于被变相“加税”;欧盟本地中小零售商依赖中国原材料和半成品,关税抬高了产业链成本,最终还是要自己买单。 更让人费解的是,欧盟把原计划2028年实施的政策提前到2026年初,急不可耐的背后,暴露的是保护主义的焦虑。 中国外交部的回应可谓一针见血,“公平、透明、非歧视”九个字戳中要害。 欧盟以“公平”为名行保护之实,却忘了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优胜劣汰。 中国商品能风靡欧洲,靠的不是免税红利,而是过硬的质量和极致的供应链效率。 那些说中国商品“廉价倾销”的声音,恰恰忽视了中国企业在成本控制、设计创新上的硬实力。 短期来看,中国中小跨境卖家确实会面临阵痛,物流和清关成本上涨,价格优势被削弱。 但压力往往是转型的动力,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欧盟本土仓,调整产品结构,从“拼价格”转向“拼品牌、拼质量”。 这场政策风波,反而会加速中国出口产业的转型升级,淘汰低质低价的粗放模式。 贸易合作从来不是零和博弈,欧盟挥舞关税大棒,本质上是逆全球化潮流而动。 中国商品给欧洲消费者带来实惠,也给欧盟市场注入活力,这样的双赢局面不该被人为破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09
大章章品味

大章章品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