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视频我也懵,不知道的以为是民工返乡了。近期俄军摩托化部队在红军村的部署画面,和大家印象里的“装甲集群”不太一样。 队伍里没有太多重型装备,反而常见摩托车、民用三轮车,还有普通轿车和面包车。 俄军“轻装摩托化”现身红军村:简单配置背后是战场经验 这不是随便凑数的做法。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基层士兵在实战里总结出了不少经验。 现在的战场上空,到处都有无人机。不管是皮糙肉厚的装甲车,还是主战坦克,只要被无人机盯上,基本都躲不过“一击必杀”的风险。 而且装甲车在复杂地形里,跑不快也转不开,反而容易变成活靶子。 相比之下,摩托车、民用车辆体积小、速度快。不管是钻城镇里的小巷,还是走田间的小路,都很灵活,也不容易被发现。 执行侦察、短途突袭这些任务时,它们比传统的装甲单位更实用。 这种看似“简化”的配置调整,其实是为了适应现代战场的实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