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主张亲美,一切都从

史鉴奇谈 2025-11-09 15:10:35

张亚中曾说:国民党有四种,第一是美国国民党,代表人物是朱立伦。主张亲美,一切都从美国利益出发;第二种是日本国民党,代表是李登辉这类,主张友日;第三种就是正统正蓝,代表人物是洪秀柱,坚持九二共识,四种是地方派系的国民党,也就是台湾国民党,代表人物是王金平这类地方实力派   他口中的“美国国民党”,典型代表就是朱立伦。这帮人做事风格很明显,就是紧抱美国大腿,凡事以美国利益为优先考量。朱立伦自己都公开承认过亲美立场,虽然嘴上说着要“和中”,但实际上更像是在中美之间和稀泥。这种路线下,国民党在处理两岸关系时显得畏首畏尾,生怕被民进党扣上“亲中”帽子,结果反而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特色。张亚中甚至直接点明朱立伦有“美国线民”的嫌疑,可见这股势力在党内的影响力不小。   接着是“日本国民党”,这股势力的代表人物是李登辉。虽然李登辉时代已经过去,但他留下的亲日思想在党内仍有市场。这些人不仅在情感上亲近日本,在政治取向上也常常向日本靠拢。他们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暧昧,在处理钓鱼岛等敏感议题时也显得软弱,这都反映出亲日路线在党内的影响。   至于“台湾国民党”,张亚中指出以王金平为代表的地方派系属于这一路线。这些人更关注本土利益,倾向于和民进党争夺所谓“爱台湾”的话语权。他们的政治诉求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在思考问题时往往把台湾本土利益放在首位,甚至有人主张将“中国国民党”改名为“台湾国民党”。这种本土化趋势使得国民党在两岸论述上越来越向民进党靠拢,逐渐丧失了自己的核心特色。   而真正坚持正统“正蓝”路线的,在张亚中看来只有洪秀柱等少数人。他们坚守“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主张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洪秀柱明确提出两岸要“和合”发展,深化“九二共识”,这与国民党内其他派系的回避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可惜的是,这种坚持正统路线的声音在党内反而被边缘化,洪秀柱本人就经历过“换柱”风波,可见党内主流派对真正坚持“中国”立场的排斥。   张亚中自己则试图走出一条不同的路,他提出“分治不分裂、平等不对称”的两岸关系论述。他认为两岸目前处于“分治”状态,但绝不意味着分裂,未来应该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平等不对称”原则解决台湾国际参与问题。他主张用“整个中国”代替容易引起争议的“一个中国”概念,强调两岸同属整个中国的事实。在2021年参选国民党主席时,他明确提出若当选将推动与大陆谈判签署“创造两岸和平备忘录”,可惜最终未能获得足够支持。   这四种路线的并存与博弈,使得国民党经常表现出首鼠两端的行为特征。比如在“九二共识”问题上,党内主流派往往只强调“一中各表”,却回避“谋求统一”的核心要义。张亚中曾尖锐指出,马英九时期将“九二共识”等同于“一中各表”是完全错误的,这反映了国民党不敢面对两岸政治难题的软弱心态。   面对民进党在选举中的强势表现,国民党内部不同派系的应对策略也各不相同。“美国国民党”派系倾向于追随美国政策,“台湾国民党”派系则试图与民进党争夺本土话语权,而真正坚持“正蓝”路线的声音反而在党内处于弱势。张亚中批评国民党在“亲美”、“反陆”和“备战”这三个议题上的论述能力都不如民进党,导致在选举中节节败退。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民党内部年轻世代受“去中国化”教育影响,对“中国”认同感逐渐淡薄。张亚中观察到,现在台湾年轻人中认同“台湾人”的比例远高于认同“中国人”的比例,这种认同变化对国民党坚持“正蓝”路线构成严峻挑战。他甚至感叹,现在台湾社会讲“统一”两个字都被妖魔化了,而国民党不仅没有努力扭转这种局面,反而跟着民进党的节奏走。   面对2025年即将到来的党主席选举,张亚中继续坚持他的理念,强调如果当选将开启国共论坛进行政治对话。他认为国民党只有明确两岸和平路线图,与大陆达成具体方案,才能在2028年选举中赢得民心。但党内各路势力对此态度不一,使得国民党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   国民党内部这四种路线的角力,不仅关系到这个百年政党的生死存亡,更影响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走向。张亚中的分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国民党面临的身份认同危机。如果继续在不同路线间摇摆不定,这个政党很可能在台湾政治舞台上逐渐边缘化。而如何平衡党内不同路线的主张,找到真正符合两岸人民利益的和平发展道路,将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历史课题。

0 阅读:1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